一百多年前,灵丘出了个传奇人物,就是觉山寺的龙诚种淌。他出身贫寒,、没有文化,原是个忠厚善良的农民。但传说他出家后,费佛附体,一下子就有了非常大的本事,文墨精通,讲经说法,满身武艺,擅长书法,且通医术,善治奇病,简直成了神人,至今还存有他的墨迹,并有不少神奇的传说。
在太白山脚下,唐河之滨,灵丘城东南八华里的沙涧村,有一个名叫王九龄的人,他生于清朝同治二年 (1851) 七月二十六日,自幼聪明诚实,待人有礼。那时村里没有公共学堂,自家又请不起塾师,这就无缘认字读书,只好从小随父学做农活。
王九龄的父亲叫王珍,共生三个儿子,王九龄为长。九龄到了二十来岁,已经长成一个浓眉大眼身材魁梧的大后生,并已娶过媳妇。父母年老,弟弟们还小,此时九龄挑起全家人生活的重担。沙润村南靠魏山,北临唐河,处于背阴地带,土地比较瘠薄,再加上九龄家里耕种的土地本就有限,,所以收入甚微,生活很穷苦。
王九龄夏天种地,冬天打柴,卖了柴换些钱花。他正当年富力强,浑身是劲,上山打柴时也经常攀上别人不敢涉足的山崖,所以他每次都能打下又多又好的山柴来。这天,他从大黄岭左侧,信步攀到悬钟山背后,看见那里山林茂密,灌术丛生,遍地是理想的柴禾。心里说:“哈哈,好个地方” 说着就猫下腰砍起来,不一会便砍够了。抬起头看看天,日头已经偏西,于是坐下来一边歌息一边烧吃干粮。正吃着,忽然眼前出现了一个白头老翁,也没觉是从哪儿来的。老头问他:“你的柴禾砍够了?”
“够了,这儿的柴禾挺好,那些也怕背不动呢 1 他边吃着干粮边回答着老翁。
“年轻人,太小气了吧,怎么一个人吃连个让字都没有呀?”
“啊,对……对不起,老爷爷,您快吃吧。” 九龄自觉失礼。
这老翁真的坐下来,拿起点干粮放到嘴里,边吃边和他拉呱开了。拉了一阵,说:“我看你是个诚实的后生,请你帮我办一件事。
“我只会砍柴,能帮得了您什么忙呢?”
“能帮。你看————”
老翁拉住他的手走到悬崖边上。只见唐河在山间奔流,脚下是一片临河的台地,台地中央是一片堆满瓦砾的庙宇废墟,旁边竖着一座狐零零的宝塔。老翁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这原是一千五百年前的一座寺院,儿经劫难全毁坏了,现在我想把它重新修盖起来。明白了吗?我就想让你帮这个忙。”
九龄听了大吃一惊,慌忙推辞道:“这个忙我可帮不了,一无钱二无人。”
老翁轻轻一笑:“嘿嘿,钱你别愁,人也有,你只帮我经管一下就行了。”
“不行。” 王九龄又说,“俺的父母年老有病,等俺卖掉柴禾买药治病哩。再说,,俺光顾来和你修庙,俺家人的生活谁管哩。”
“这你别愁,你家人的生活问题我全包下。”
“这也不行。”
“怎么还不行?”
“我得回家跟爹娘商量,看他们叫不叫来。”
“哦,那你就商量吧,我明天在这里等你。”
说罢,忽然影踪不见了。
好不容易才挣脱开,九龄赶快背起柴禾跑下山。回到家里,他把此事原原本本对爹娘讲出来。爹娘听了,觉得奇怪,将信将疑地问儿子:“你没问一问这老翁是哪里的人?”
九龄说:“我问了,他说是出家人,法名海音,以四海为家。”
九龄好不纳闷,他不知道这天遇到哪路神仙了。若说没有此人,明明同他面对面谈话,看得真真确确,若说真有此人,怎么来去那么忽然?他心中有了负担,饭量也大减了。父母听了,以为儿子遇到山神土地爷,叫他别怕也别当回事,再去时烧些香纸,祷告祷告就可以了。
第二天吃罢早饭,九龄又提着镰刀上山去,还到昨天那个地方去砍柴。砍了一阵又砍得足够自己背了,打捆好,正要往起背时,突然白胡子老翁又出现在眼前,笑了笑说:“事情商量的怎么样?”
九龄说:“商量过了,他们……九龄为人老实,吞吞吐吐说不来个别的。老翁接上说:“他们不会有意见的。你就别回去了。”
老翁将他领到悬钟山下观音洞内。这儿原是觉山寺的一坐佛殿,如今殿宇毁坏,只残存几尊佛像。老翁说:“你暂且住在这里吧。” 九龄害怕,不由脸色一沉,心想:“叫我在这儿喝西北风?” 老翁似乎明白他的心意,便安慰道:“你别愁吃喝,很快会有人送上来的。” 当下让他向附近山村的人家借来水桶,从唐河挑来一担水,又让他在洞外山坡上挖了个坑,把两桶水倒下去。奇怪得很,那水不流不沉,却化作一眼清泉。九龄口渴了,喝了两口,这水异常甘甜。他忽然感到浑身乏力,便回到山洞中睡着了。
睡梦中,他听耳边有人在祷告什么,随便闻了声,“何事?” 原来是一位穿戴整齐的大户人家正向佛象即头,那人说:“师傅。愚民的小儿突然肚于疼,水医不齐,昨夜梦见神人相告,让我来这儿祈讨苦萨圣水。” 九岭迷迷糊糊地说:“圣水就在洞外,指萨管理众生,你自各自用保是。,九路这时才能来已是第二日已牌时分。一骨碌爬起来,看见身边摆满供品,他们觉得腹中饥饿,这下有的吃了!
正吃着,老翁走进洞来:“好,今后你就这样代我办事吧。”
且说那位大户人家讨去圣水让儿子服下,立马见效,病痛全消。这个好消息,左邻右舍奔走相告,很快传开。村里的人们听说觉山寺神佛能给人治病,于是大凡患有流行疫病者都去拜佛求医,并且有求必应。一些多年不治的老病和百医不效的顽症,一经吞服菩萨圣水,也能病痛大减,精神倍增。消息不胫而走,前来讨药的人越来越多,有时满满地跪下一山坡。九龄逐日指点着讨药的人们插香烧纸。
单说九龄离家数日不归,全家人放心不下,父亲王珍老汉只得前来看个究竟。他来到觉山寺观音洞,只见香烟缭绕,求医拜佛的络绎不绝。九龄在那里指东划西,对站在眼前的父亲似乎并没有看见。这使他父亲非常生气:“怎么样,你不回家去了?”
九龄回转身说:“不回去了。我就在这里修庙呀。”
“修什么庙?你有多大本事?” 老人越说越生气。
“能行,能行。” 九龄指着山下:“这里原是一座金碧辉煌的佛寺,我愿恢复它的旧观。”
“不要异想天开了,快跟我回去吧。” 老人拉住九龄往外就走。
“我不能走,父亲!”
父子二人争执不下,烧香拜佛的人问明究竟后,都劝王珍老汉不必干预儿子的事,说:“既然菩萨让你儿子修庙,说明你儿子很有造化。” 王珍听众人说得有理,只好一个人懒洋洋地走下山去。
王珍老汉回家一想,儿子说非修庙不可,那就给他盖个小庙算了。第二天,他拉上毛驴驮了二十块青砖,亲手在洞前搭起一间小庙。对九龄说:“你看庙盖好了,咱们回去吧!” 九龄一看哈哈大笑说:“我要盖五脊六兽金碧辉煌的真格庙,那几块砖头顶什么用?” 王珍老汉原想以此应付过去,现在一看无效,急得瞪着眼说:“那样的庙什么时候才能盖成?你真的不回家去了?” 九龄说:“不回去了。青灯是吾伴,深山是吾家;今朝结善缘,他日莲台跨。阿弥陀佛!” 说罢二日微闭,双手合掌,一动不动,俨然一尊塑像。王珍老汉见儿子吃了秤砣铁了心,只好由他修行去吧。
且说觉山讨药治病的名声越来越大,先是附近村庄,渐至全县,后来临近兄弟县涞源、阜平、繁峙、蔚县等地群众也来降香讨药。一日,王九龄对讨药群众说,要振兴觉山寺,望广大乡民随心布施,资助财力。众人一听纷纷响应,都愿广结善缘。大家推举出几名德高望重的信徒帮助料理帐目和一些事务工作。本县禅庵寺、双峰寺、黄台寺部分僧人也都来觉山修行,主持自然是王九龄,他是贵佛的替身。有一天,这池水里被坏人投入毒药,再不能让病人服用。王九龄说:“我来给你们开药方治病吧。于是他又开始了问病处方,让人们到县城同仁堂药店去买药。所处方剂,无不应手取效。奇怪的是自用方剂治病后,那眼山泉遂即干涸。
王九龄自从出家后,不仅精通医术,而且擅长书法,笔走龙蛇,神韵非凡。尤其善书乩体,独树一格。按照佛家规矩,出家人必须经师受戒,方可得到承认。于是,王九龄专程去北京源广寺拜安庆然长老为师,正式剃度受戒,赐法号日 “龙诚”,并赠给他一口风摩铜藏钟,作为镇寺之宝。从此,九龄回寺正式坐了方丈,除指引众徒弟学习佛经外,还请武师教授武功,以健身护寺。
觉山香火日益兴旺,经营一个时期,已积着了些财力,计划开工兴建大雄宝股,首先需用两条大梁。有人建议本县西南邓峰寺山林中,有很多大松树,就决定从那里采伐。工匠们去到那里,选中了一棵大松树。人们都说那是 “树王”。这下惹下弥天大祸。原来本县知县穆常春早看中这棵良材,准备砍倒给他如棺材。有人报告说已被觉山和尚伐倒,非常生气地说:“什么和尚如此造次!” 于是便派人捉拿龙诚和尚问罪。
当下巡捕人员一行五人飞快来到觉山寺。龙诚和尚早已预值出来这些人今天要来,不等他们进入山门,就溜。上悬钟山后背。巡捕们紧追不舍。当他们气喘嘘嘘爬上山岗时,龙诚和尚已站在陡峭的翅崖边上。巡捕们以为这下他没处走了,就上去捉拿。当他们到了跟前,龙诚飞身跳下崖去。众人都说:“这下完了,肯定摔死了。” 他们绕道走下山来,到崖下寻觅尸首,龙诚却完好无损地站在观音洞前。巡捕们又上前抓他,这时只见他钻进崖下的石洞,巡捕们守住洞口朝里喊,让他出来受擒。可左喊右喊不出来。巡捕们生气了,抱来几捆千柴堵在洞口,点燃着用烟往出熏他。然而熏了半天也不见和尚出来。他们以为肯定熏死在洞里。可是猛一抬头又看见龙诚和尚在唐河边上走动。谁也不知道他是从哪儿出去了。据说他顺洞一直往里钻,钻呀钻,硬钻入地里去,又从泉眼儿里出去。巡捕们望见,又朝他追去,相差几步可就是追不住。一直追到宝塔下,眼睁睁地看着和尚跳入并里去了。这井深一十三丈,跳下去还有命吗?众人异口同声地说:“完了完了,一定摔死了!” 忽听井里应声道:“不必担心,不会摔死的。” 巡捕们说:“那你上来吧,我们用绳系你。” 说着把辘轳放下去,好往上拉他,但他说什么也不上来。巡捕们大怒,说:“不上来就用石头砸死你!” 说着真的扔下几块盆大的石头。众人一看不好,忙跪下求情。可巡捕们抓不住他非常动气,不听众人央求,一直砸下井好多石头。边砸边喝问:“你上来不?” 龙诚比什么都坚定,说:“不!” 砸了半天,好歹砸不死个和尚。巡捕们再也无能为力,同时也服龙诚和尚的能耐。设法,只好倒软了,央求和尚说:“请师傅上来吧,您要知道,我们也是例行公事,如果捉拿不住你老,我们不敢回去,交待不了呀。请师傅谅解” 龙诚听了说,“既然如此,那我就上去,跟你们去县衙。” 危被一纵身上来了。其实,他在半井帮贴者哩。扔下的石头设动他一根毫毛。众人大吃一惊,纷纷跪倒在地说:“师傅有这等法力,跟我们回去又能把你怎样呢?” 龙诚说:“好吧,我跟你们走。” 于是巡捕们把他带回县衙。
龙诚被捕入狱,第二天穆常春知县即升堂提审。龙诚理直 4 气壮地站在公堂上。知县大模大样背书似地说:“这一和尚家住何方?” 龙诚道:“大人差矣,自古道,出家便无家。” 知县被弄了个面红耳赤,半天才恼羞成怒地说:“犯人因何不下跪。” 龙诚道:“贫身不知身犯何罪。穆知县大吼:“你以邪惑人,聚众闹事。又偷砍山林,还说无罪么?” 衙役七手八脚地把龙诚按在地上。他申辩说:“觉山寺久为本县名胜,不幸被毁。贫僧夙愿振兴觉山,不知邪在哪里?” 穆知县一听句句在理,忙反口说:“你用妖术惑人,聚众闹事,有何理说?” 龙诚道:“请问大人何为妖术?如今我用草药方剂治病救人,有何不可?” 知县又说:“和尚只管念经才,本分。你聚众习武,难道想谋反吗?” 龙诚哈哈大笑道:“中华国术,自古人人可以操练。况且和尚习武对国家也不无用处,你不晓得十三棍僧救唐王之事吗?” 知县无可辩驳,暴跳如雷地又吼道:“你偷砍山林该是犯法的吧?” 龙诚说:“这是从哪里说起?邓峰寺和觉山寺素有来往,此乃佛门自家的事,为建寺借用一条大梁何言为偷?” 穆知县火冒三丈,“啪!” 一摔惊堂木:“好你个刁顽和尚,邓峰寺山林乃本县官林,你竟敢说是佛门的事,这不是明目张胆强占吗?常言说的好,不打如何肯招?” 于是吩咐左右道:“给我重打二十!”
衙役们把龙诚推翻在地,一棍一棍打在他屁股上。只听棍声响亮,行刑人觉得就象打在石头上,二十棍打完时,虎口也震裂了。知县大喊:“有招无招?” 龙诚在地上一言不发。这一下更激怒知县,连声大喊:“大刑伺候!” 衙役们又给他上了挟棍。这时龙诚还是一言不发。知县说:“给我狠狠地挟!” 衙役们加倍使劲,只见龙诚双目紧闭。一个衙役摸摸鼻息,慌慌张张抽说:“大,大人,不好了,死了。” 知县大吃惊,忙说:“松绑。” 刚刚解下实棍,龙诚一个鲤鱼打挺站起来,一点不疼不痒的样子,说:“大人,你打算还用什么毒刑?贫僧一一领教就是了。” 知县一看整治不动他,气急败坏地说:“快,快把他打入死牢!”
穆常春为这个和尚大伤脑筋,连日来精神沮丧,寝食不安。他瞧着书棣的记录只管发呆。上任以来,还未遇到过这样的对手。把他放了吧,又太丢县太爷的面子,这真是捉虎容易放虎难啊!忽然想起他与大同知府素来交厚,今将此案及时上报,一来显得自己尽心尽责;二来把这个刺猬给了他,也免得自已扎手。于是打点了一份礼品,书了一封密谋信,要大同知府将和尚设法处死。
大同知府是个自命不凡的人,而且毒辣阴险。他看完案卷和密信,心里暗说:“好办!” 于是略加准备后便开始升堂。
龙诚走进大堂,只见知府欠身离座,皮笑肉不笑地说:“啊,龙诚师傅久闻大名,这几日让你受委屈了。” 忙转过脸吩咐道:“快、快给师傅看座!” 说时迟,那时快。几个役吏不由分说把和尚按在一把铁椅子上。原来在椅子底下已事先架了一盆炭火,烧得通红。谁知龙诚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儿从容地说:“知府大人,我和尚不过是想修庙建寺,你我如果愿结善缘,就下发公文,助我云游募化吧。” 说着双手合十,二目微闭,“善哉,阿弥陀佛!” 坐在烧红的铁椅上暖暖和和地竟然睡着了。不一会儿,知府突然肚子疼起来,无法坐堂,忙指着和尚说:“把他先押下去。
龙诚被解到大同府,他的爹娘如何放心得下?父亲王珍经过艰难跋涉前去大同探望。知府正考虑该如何处置这个和尚,恰好这时狱吏来报和尚的父亲前来探监。知府当机立断地说:“好,把他也关进去让他们父子好好地谈谈吧!“当晚用过晚饭,每人又给他们喝了一碗 “白开水”,其实是砒箱水。第二天清早,知府派人去有二人有什么变化。狱卒打开监门,只见王珍老汉口里呕血,暴死在地。龙诚和尚则安然无恙。嘴里连声念着 “阿弥陀佛”。狱向卒如府回明情况后,不由使他大吃一惊,只 “啊!” 了一声,再没说什么。这两天知府也被这个和尚弄头疼了。吃罢早饭他想去郊外散散心,刚出府邸,马突然受惊狂奔起来,知府翻身落马,可一只脚卡在马蹬里,被马活活拉死了。知府岳父问明情况后,知道事情定是由和尚使佛法所致,但也怨不得人家。心中暗怪女婿作事欠要,这个和尚是惹不起的。忙吩咐通判将龙诚释放,非下发公文批准修庙。
吃了这场官司,龙诚和尚名声更大了,人们都说酷刑加毒药也整治不死他。龙诚欣喜的是打赢了官司,这下可以名正言顺地修庙了。他觉得灵丘地贫财寡,靠乡民布施难成大局,便决定云游四海,苦心募化去。光绪十一年春,他带领师弟龙聚,大徒弟翔钰一行三人先后游历了河北诸县以及北京、张家口二市,化资颇丰。夏末回寺便丈地动工,开始描绘他重振觉山的蓝图。冬初,师徒三人又奔向口外。恰值隆冬三九,他们来到归化城。有位乐善好施的功德主接纳他们住下。这时冰封原野,大雪盖地,而且雪还在继续下着,薄薄的衲衣实在难挡塞外风寒。但他们竟赤足在冰雪上行走。每天师徒三人肩扛禅杖,手托佛牌,上挂铜铃,一走一动,铃声铮铮作响,很是感动人心。当时化缘的乡规是:如果有头面的人出面拦铃,指引你到各商号富户去化募,定会广结财缘。如果没人拦铃,你分文也化不出来。他们师徒三人早出晚归,摇铃数日,竟无人理睬。在冰天雪地里就是穿着毡靴,脚也寒冷难当,他们赤足走在雪上,那是何等痛苦!每天晚上回到功德主家里先用凉水浸泡后再把脚插进皮袄中缓缓升温。一天天过去了,还是没人拦铃。徒弟、师弟的情绪底落了,龙诚便安慰他们忍耐下去:“我佛慈悲,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总会有人拦铃的。” 可是一个月过去了,仍然没人过问,甚至有些人非礼相待。有条街上案集者不少铁匠,他们师徒三人每天从作坊前经过。日子一久,铁匠们就讨厌地说:“这几个臭和尚又来了!” 恶 恨恨地把红炉渣撒在路上,专门烫他们的脚用以开心。而龙诚师徒们就象没看见一样,从从容容地从炉渣上踩了过去。又一个月过去了,仍然无人拦铃。
原来,绥远地区连年收成不好,归化城买卖不景气,再加上前不久又闹土眼。所以一些有头面的人物闭门不出。有的大商号连铺子门都关上了。后来,临近年关时节市场经济才有所回升。有位显贵恰在此时喜生费子,他认为这是他长期拜佛的报应,从此万贯家私后继有人。一高兴便出面拦了铃。于是在此富翁陪同下,全城大小买卖字号一一化了布施,竟募集了很大一笔银两。
后来,龙诚又同徒弟翔敬、翔铭云游四川、湖北、安徽、江苏,历尽千辛万苦,感动了千千万万善男信女,化回巨额钱财。
龙诚和尚从光绪十一年开始,一边募资一边动工建寺。具体事项由县乡绅刘全、王峰、贾统等帮助经办。因穆知县作梗,决定不再问津邓峰寺,一律采用南山一带的杨树木材。由于深山施工,交通不便,运输极为困难,致使工程进展级慢,付出的劳动也十分艰辛。为了珍惜民力,不影响耕种。他们每年农闲时就做工,农忙时就停工、备料。一年盛夏,乡民们已经接过农田,利用这一空腺,部分工程又开始营建。炎夏酷暑,娇阳似火,干活的人们汗流夹背,实在辛苦。这时龙诚和尚走上前来说:“大伙休息一下,我来给你们玩个把戏。” 说着把民工们引到宝塔下。这里古树多天,绿凿如盖,人们蹲在树荫下,心想 “这和尚不知要搞哈名堂。” 只见龙诚伸展右手,口中念念有词,突然,手人和大声巨响,犹如惊雷,将塔下一条八楼形石柱击为两段。人们大吃一惊。都说龙诚师博有法力。有人外能说。“这是掌手雷,传说张天师才有此等法力。” 大伙休息了一会儿,干列更屈了。
随着工程的进展,从太原聘清来著名雕塑师杨志春塑浩佛像。杨志存先生技么高超,造形极为生动。大雄宝殷释迦古佛慈祥和普;弥勒殿弥勒佛突容可掬;天王殷四大天王威风凛凛;罗汉股十八罗汉栩栩如生。但在贤真殿难倒了这位著名雕塑家。原来诸殿神佛都有佛谱,全国各地佛像造型完全一一致,顺谱雕塑即可。但费真殿仅此一家,到哪里去找佛谱呢?虽然龙诚和尚几次向他描绘过费佛的形象,五官究竟是个啥样子呢?杨老先生连日琢磨着,感到难以下手。
这天中午工匠们在正吃饭,突然来了个瘦弱枯干的老叫化子,向他们讨饭。老叫化子走进庙院里,看见个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正在舀水拌和纸浆泥。便问:“你们和泥是准备塑像的吧?” “是的。” “那为什么还不动手呢?” “师傅们睡午觉呢雍等下午再动工。” “等到那时泥就变硬,不能用了。” 叫化子说:“快来,咱们现在就塑吧。” 年轻人吃惊地问:“那……您会塑吗?” “咱们试试!” 说着拿起工具,指挥年轻人铲泥运料千了起来。这叫化子动作熟练,速度惊人,不大工夫就塑成了。佛像的五官为浓眉慧眼,宽额长须,慈祥中充满英气。起晌后,杨志春师傅大吃一惊,忙问是谁塑的?年轻人说:“是那个讨饭老头儿塑的。” 杨师傅问:“他哪里去了?快请回来。” 人们四处寻找,早已不见踪影。龙诚看了看说:“和贵佛的形象完全一样。” 于是人们认为这是贵佛显圣。
建寺工程共进行了五年,到光绪十五年全部竣工。共建造主殿、配段、楼图亭榭以及僧房、客舍总计十多个院落,房舍一百三十多间,占地一十亩四分。全寺建在三条中轴线上,正中大雄宝殿仿故官太和殿设计,为全寺主体。平行于左右两侧的贵真毁、弥勒殿,外形为二层楼阁式,气字轩昂,别具一格。一进山门,迎面竖起一一架宏伟的木牌坊,正中央龙诚手书一副对联,十四个字,无人认识 (杜上化曾究问贵佛,得到的回答是:“不敢:告诉你,怕你有祸患。”),背面一副日:“大地山河道觉寒,良民受苦儿时安。穷贤安良。” 大雄殿的楹联日:“意力何脱离尘世真定观照,应无往而生其心大觉世尊。” 贵真殿手书大服三块:“同归法音;圣世慈航;云成自在。上寨绅士杜春江又赠一联日:“非色非空脱离尘世观真性,不生不灭练就金刚现法身。” 翅崔洞内观音股楹联日:“观音瓶内除灾久,杨柳枝头洒乾坤。” 新建寺院环境幽雅,殷字崭新,设计和谐,派欣欣向荣。龙诚和尚的夙志终于实现了。
四月初八日为贵佛圣诞,决定在这天隆重举行开光盛会。
为了把这一盛会办好,一个月前就开始准备。觉山寺的大锅原是铸成八块又焊接在一一起的,每锅能做-石二斗小米的稠粥,现在只靠这几口锅恐怕是不够用了,特又增添了几十口小的普通锅灶,购置了瓮盘碗盏一应炊具。盛会前夕,会头们请示龙诚问准备多少,人的饭菜?龙诚说:“把糕蒸成山,把菜做成山,把水挑成海。” 他们便尽量多做准备。头天夜里,炊事人员就提前蒸糕。一条大顺山炕铺上新席。墙上也贴着新席。一锅锅黄糕堆在炕上,几乎堆到房顶,但还在不停地蒸着。不等天明四路八乡的善男信女们便一批批涌入寺院。几股道上象流水一样。到了中午,寺院已成了人山人海。要开饭了,做下的饭一时供不够那么多人同时吃,会头们慌忙加倍赶做饭菜。可是再快也得一一定时间。怎么办呢?这时,龙诚和尚向徒弟们要了点棉花和素油。当众飞身跳上宝塔,把棉花缠在左手食指上,施了素油点燃起来。人们看见都觉惊奇。有人喊:“和尚点着指头了,和尚点着指头了,快看,快看!” 只见火苗在手指上飞舞,龙诚则不害察,一动不动默默念佛。很多人光顾看,忘记了去吃饭,这就给做饭的人拉开空子,在这段时间火房又然了二十四石黄米的糖大家吃他吃好后,又尽兴观赏了幸旁的山光水色,而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开觉山圣地。
开光盛会后,觉山寺闻名遗迩。龙诚和尚的书法,人称佛体,流传于世,人们视为珍宝。远近文人学者前来求书者应接不暇。有个能够背几句 “子日” “诗云” 的人请贵佛写了四个大字。他想把它挂在中堂装璜门面。听说北京有裱装书画的店铺,便趁兴去了北京。他将四个佛体字呈上。掌柜一瞧,出口要价白银三十二两。这位先生吓了一跳:“怎么裱价这样贵?” 掌柜的说:“不贵。要不你卖了吧,俺也给你三十二两银子。” 他一听有利可图,心想,我卖了它还可以请和尚再写,就说:“行,我可以卖给你。” 掌柜如数付了银两,他迷惑不解地又反问道:“老先生,这四个字有什么为贵的地方?怎么值这么多钱?” 掌柜哈哈大笑着说:“你不识货,这可是墨宝啊!写字的这个人不过三十多岁,可他的道行足够一千五百年。”
回灵丘后他还想发财,又匆匆来到觉山寺,请龙诚再给他写字。龙诚将他的两张纸扔在地上说:个 “你把我的字卖掉还有脸再来吗?” 这人心里好不诧异:“我在北京的事从来未对任何人讲过,这和尚怎么知道了?” 他把两张纸又夹在别人的纸中间,想豢混过去,让龙诚再给他写字。谁知轮到他那两张纸时,龙诚便认出来,又将它扔在一边。
有一年冬天,上寨镇某旅店发生了一期诈骗案。一天夜里有两个蔚县人声言因天黑迷路,骡驮掉进河里,请人帮他卸驮子。人们觉得有个毛口袋分量特别重,问他装的是什么东西?他说这次买卖真倒霉,弄了些碎银子,一路上好不劳累。并说愿意原价出售,轻装回家。人们一听价格很低,如果再请工匠铸成大银可获一笔大利。口袋冻得硬梆梆的,有人从里边敲下一块,看了看成色不错。于是三言两语成交。毛口袋拿进暖房,冰块很快融化。他把口袋翻了个底朝上,用力一提,只听哗啦一响不由眼前发黑,差一点裁倒在地。原来里边只有几团碎银子,其余全是当地的鹅卵石。他急忙寻找卖主,谁知两个蔚县人早已逃近。这人急得号啕大哭起来。店主说:“你哭也没有用,我们还是想个办法吧。如今觉山寺龙诚和尚法力高深,肯定能制服这两个骗子。” 这人一听慌忙三步并作两步,连夜来到觉山寺。在贵真殿焚香梅告毕,只见龙诚和尚双目微闭,现身说法道:“骗子正住在魁见某旅店,你可现在动身,明天早晨去旅店找上他,到衙门打官司去。” 说着手书灵符一道,当即焚化。末了,厉声说道:“你说祸事从何而来?想贪便宜,便宜尽给你留着吗?糊涂!”
且说两个蔚县人骗了一笔钱,一夜好不高兴。不等天亮就拉起骡子走出店门,恨不得插翅飞回家去。可是刚刚走上大路,骋子突然站住不动了。他们举目一看,眼前是一道深沟。心想:“怎么迷路了?” 忙把骡子向左赶去。走了一段,骡子又站住了。他们一看眼前又是悬崖。“怎么回事,这是走在哪里了?” 说着又把骡子向右赶去。没走几步,眼前还是悬崖。两人互相看了一眼说:“不好,走不出去,咱们还是回吧。” 只好顺原路返回去。一进旅店,就被那个受骗的上寨人抓住,拉着他们到衙门打官司去了。在人证物证面前,两个骗子只得服法。
灵丘上寨镇有个杜上化,少年时人称神童,十三岁中秀才,二十三岁中文举,三十七岁因人嫉妒进士落第。从此不再应试,而手觉山寺设馆教读。几年来,他对龙诚和尚处方医病,题词作画,为人指点迷律的种种神术亲眼所见,但内心不服。此人才高性傲,常对人说:“大儒教才是我中华国教,韩子日 ‘佛本夷狄源子外帮’。是故佛、道皆为小教也,况且宜古以来还没听说有佛显圣之事,附在龙诚之体者非仙即妖,顶多是个修成精灵的老比丘。” 正是人间私语,天闻若雷。一日众徒弟在龙诚面前侍坐,忽然贵佛附体,满脸愠色,拍着桌子厉声说:“快给我叫老杜先生!” 一僧徒把杜上化引来,只见他整了一下衣冠,双手打了一拱站在一一旁。龙诚对他说:“社上化,你说我是妖魔鬼怪,是精灵老比丘,请你把我的来历说说吧!” 杜上化清了下嗓子说:“常言道,不知者不足怪。不管你是佛也好,是仙也罢,我不了解你,不能盲目崇拜。我这个人从不遮掩自己的心灵,心里有啥,嘴里说啥,不对之处,还望多多指教。” 龙诚转怒为喜道:“好!我喜欢你的直爽。现在我来和你攀攀道,你说你信仰大儒教,请你把《大学》第一章讲一下。” 杜上化说:“可以” 处他背得滚瓜烂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他随背随讲。“停!” 龙诚打断他的串讲说:“你只学了个皮毛,其中的内涵要义你还没吃通。” 他引申语意联系实际讲了一番之后说:《大学》是孔教的总纲,二论典故是弟子们所录孔子的言行。孔教的中心讲了个 ‘仁字,然则内仁外刚,以纲治国。齐家、治国、平天下,先要正心、修身。我们释教讲了个 ‘空’ 字,道教则讲了个 ‘虚’ 字,都是要远离世俗的追名逐利,教人进入高尚境界,何而为小道?你只不过读了五经四书,我可读的是六经八书呀!” 杜上化的脸色在不断变化,开始侧耳细听,渐至点头称是,到后来不住嘴地诺诺连声,暗说:“这个精灵和那些唱大仙的精灵不一样。” 龙诚伸手指着他说:“你为何又骂我精灵?” 杜上化说;“我只是心里这么想了一下。” 龙诚说:“你一想我就知道了。” 杜上化惊叹道:“真了不得,这才是知人知心啊!” 此时,他已对龙诚深深敬服。但还想考教一下,便说:“你给人们写的字都是上边一个大疙疽,下边拖了把扫帚,能不能给我写几个正楷字?” 龙诚说:“那叫龙头凤尾。现在给你写正楷。” 侍者拿来笔砚,只见龙诚把大抓笔蘸了个浓饱,一提手两个大墨点刷刷滴在纸上,众人心想这下坏了。这张纸不能用了,谁知龙诚挥毫如飞,几笔,两个大墨点子全用上了。登时 “法界禅林” 四个大字一挥而就,写得雅静沉雄,道劲有力。社上化一见双膝跪地说:“佛爷,鄙人杜上化口服心服!” 此后,杜上化果真不离龙诚和尚左右,学问大进。未儿,出任山西咨议局副议长。民初又任省议会会长。后与阎锡山政见不合,辞官回乡,仍在觉山寺设馆教读,直至终老于此。
重庆知府王遵文有一年回乡探亲,听说该县名胜觉山寺已经修复,并有一位神奇的龙诚和尚,他想见识一番,遂专程而来。走出十五里隘门峪,涉过唐河登岸,由众随从前呼后拥着向寺院而来行至山门前,忽见众僧人夹道欢迎,因问道:“你们怎知道我今天要来?” 众僧说:“是佛爷 (指龙诚) 说你今天要来,叫我们在此欢迎你。” 王知府说:“佛爷如此神灵吗?” 说着走进寺内。不一会儿来到方丈室,这时贵佛早已附体,欠身相迎道 “欢迎王大人光临鄙寺!” 王知府说:“遵文乃本县乡民,理当前来朝拜。” 献茶毕,王知府称赞寺院修得宏伟壮丽。重新恢复千古名胜,实在功德无量。龙诚说:而 “多谢王大人的赞誉,我这里有个请求。你身为知府,四品和堂,能够不辞辛劳光临我这深山小寺,实在荣幸。请你留个字据,日后证明你曾来过这里。” 王知府欠身离座说:“实在不敢从命。因为咱们走的不是一条路,你是释门,四大皆空;我是儒门,要忠君报国。让朝延治罪下来可担当不起。” 龙诚说:“不写也罢!” 王知府到寺院内外环游一周,午间用斋后,便告辞离寺。谁知一涉进唐河,水位逐渐上涨,竟至漫上骑骡脊背,知府的袍褂全湿了,忙吩咐回寺。人马一向后转,水位又慢慢降落下去,将上岸时,河水只不过在骑骡膝下而已。回到寺里众僧问道:“大人为何去而复转?” 知府说:“今天河水上涨,不能走了。” 众僧说:“那就住下吧。” 于是将知府引进客舍,帮助更衣打晒行李。王知府明知是贵佛对他施了法,故第二天从西峰山小路回城。怎知道一行人刚转过那个小山弯,登时狂风大作,黄尘扑面,飞砂走石,打得睁不开眼,几乎将骑骡刮倒。知府忙说:“回寺” 转过山弯后,连一丝风也没有了。王知府走进方丈室对龙诚法师说:“佛爷,我被你降了。” 龙诚说:“王大人怎么又不走了?” 知府说:“快别说了,拿纸笔墨砚吧。” 龙诚说:“你还是要写吧!” 知府全神贯法,写了 “现身说法” 四个大字。龙诚有苍劲浑厚,自成一家,说道 “好日后能证明你王知磨曾来过觉山寺。” 王知府说:“这回我走吧。” 龙诚说:“欢迎你再来,后会有期。” 走出方丈室王知府对社上化说:“你们这位贵佛真了不得!” 杜上化说:“别提了,我甘当人家的小学生!” 王知府重新与众人告别,决定复走水峪,这回可是风平浪静,一路顺风返回县城。
大凡天下佛寺僧众十有八九皆会武术,这一方面是为了健身,更重要的是为了护寺。龙诚和尚一开始建寺便从河北、山东请来武师,教众僧徒练武。稍后杜上化在此办学文武兼备,聘请武林高手教练。寺僧、学员一起演习。历年又经江湖武侠指点,互相影响,造就了一批出色的武士。其中龙诚和尚的大弟子都是出类拔萃者。
这一年阳春三月,天暖气清惠风和畅,某日师徒们作罢早课,龙诚和尚正看几个弟子练武。忽然贵佛附体,指令众僧将几年来学的武功一一表演一番,众僧不敢违命,于是在塔院展开武功大表演。先是几个小沙弥打拳踢腿,齐眉棍对打。接着由翔证表演少林棍。此僧平素头脑呆板,口齿不清,但一经演武,判若两人。他身形优美,步法灵活,翻转腾跃,敏捷无比。再由翔义表演神鞭,
伸出去如蛟龙出水,收拢来似巨蟒盘山。上下翻飞,方圆数丈进不得人。接下来由翔莲表演武当剑,只见银龙飞舞,闪电耀眼,寒光逼人,自是功力非凡。再下来由翔铭表演一丈三尺长的大杆。翔铭的大杆舞得上下翻飞,如流星闪电。众人正看得眼花,忽然他杆头点飞身跃上天王殿顶,身轻如燕,片瓦无损。复又飞身下展,在空中旋转一周,才轻轻落地。最后由翔敬表演轻功,他一个旱地拔葱跃上半空,张口衔住一支树稍,来回摆动作秋千戏数周,后方轻轻落下,并无半点响声。贵佛点头称赞说:“好轻功!”
众僧徒表演完毕,有人提议请龙诚表演武术。众僧说从未见佛各演武。一增说建寺时曾使过 “掌手笛”。众僧说那可能是 “八褂掌” 或 “太极掌”,于是一齐跪在龙诚面前,请求表演。此时此刻龙诚也确有兴致,便说:“我不会武术,我来出个题目大家试试吧。” 说着叫人搬过来七张方桌,一个一个磊在一起,桌面上又放了满满三碗水。说明参赛者要面对方桌跳跃过去,不得碰触桌子,碗里的水一点也不能因受晃动洒出碗外。众僧吐了下舌头,一个个都不敢参赛。龙诚说:“让我来试试看。” 只见他站在桌前一并气,两脚拔地而起,大家还没看真切,不知怎么他就飞越过去了。众僧齐声喝彩,称赞龙诚绝顶轻功。龙诚说:“刚才跟你们开个玩笑。你们武功都不错,以后练真功夫,不可拉花架子。” 此后,众僧日夜用心苦练,武艺更有长进。
且说 1890 年,由于清政府软弱无能,致使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帝国主义列强在京城犯下滔天罪行。也许强盗们在京城抢掠得腻烦了吧,他们便到乡下骚扰。就在这一时期有一小股洋鬼子从涞源沿着唐河侵入我县。当时,南山地区有杜上化创办的五十三村民团,此刻杜赴省城任咨议局副议长,但民团已训练有素。当洋鬼子侵来时,民团奋起抗击。在马头关相持一天,鬼子们没占到什么便宜。傍晚忽然侦查到敌人调来一个班的洋枪队,民团恐怕有失,配人急忙到觉山寺请龙诚解救。龙诚和尚问明情况后,沉吟半晌说:“敌军可退,但中华苦难难消。” 忙书灵符一道当即焚化,又命翔敬、翔钰、翔铭等僧徒如此这般,分头随民团前去迎敌。当他们进入马头关阵地时,远远望见洋鬼子们端着洋枪向关上冲来,所幸政军并不多。这时翔钜拿出三支 “起花” 点燃,嗖、瞍、嗖!三条火龙相继升天。篓时间南北两山点起火把,敲响战鼓,人喊马嘶,杀声震天。“冲呀!杀洋鬼子呀!” 空谷传声,遍山回应,响成一片。民团这边台枪、火桶一齐轰击,直把鬼子打了个昏头转向。他们觉得满山遍野全是中国军队,正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鬼子们哇哇乱叫着全部逃走了。此后也没敢再来进犯。人们奔走相告,说龙诚请来十万天兵战败洋人,一时传为佳话。
龙诚和尚主持觉山寺四十多年,虔心尽力宏扬佛法,为民众作了无数善事。有人总结了几句话说:“日受勤劳不知有身,一心奉佛遇人说法。凡出之言无不超凡脱俗,凡作之事无不惊天动地。问祸福求方药无处不应,施文偈赐书画无人不欢。”
民国年间,龙诚的神威传入省城。一年,某师长的妻子身患重病,太原市军、民医院以及私营名医均百治不效,日拖月延仅剩奄奄一息。正在绝望之际,师长忽然听人说灵丘龙诚和尚善医绝症,遂派一名营长飞马来到觉山寺。龙诚和尚问明来意,沉思片刻说:“如果能赶上服药就能医好。” 当下处了方子,命来人火速返回。一个月后,这位营长又来到觉山寺。原来师长夫人服药后立见神效,最近已经康复。为此师长特命这位营长前来道谢,带来重金上了布施,并给贵真殿挂了佛慢。此后,山西民政厅长孟元文也差人来给贵佛挂了袍。于是影响广传,省城一些要人无不盛赞龙诚和尚的医术。
民国十六年十月某日,龙诚突然号陶大哭起来。众僧忙问因何痛哭?他说:“我千辛万苦修建的寺院将会又一次面临劫难,世道要变了,望你等各自珍重。” 众僧齐说:“请佛爷保佑消灾兔祸。他说:“劫数难逃,毫无办法。” 众僧都问:“究竟要发生什么事情?” 和尚说:“天机不可泄露,我要和你们分手了。” 此后数日,龙诚精神不振,沉默寡言。十六日上午,他到贵真殿拈香礼拜毕,走出殴堂站在廊沿下说:“你们看天上那是什么?” 众僧一看,天井上空像有个车轮在飞转。他又说:“你们看上边还有字。” 这时飞转物已降低,众僧才看清原来是一架莲台,上边有四句偈语曰: “一齐放下,万事冰消,撒手西归,任自逍遥。” 众僧念毕,莲台忽然不见。龙诚回入方丈室,静坐不语,精神昏昏。弥留一日,临终嘱告众弟子说:“我走后千万不要出丧,等到原人回来方可发阴。切记,切记!” 遂于十七日亥时圆寂。
龙诚圆寂后,灵柩停放在大雄殿对面的边殿里,仍保持方丈席位,众僧日日拈香礼拜,一直停柩整整七年,尸体不烂、不臭,如同睡着一样。正如龙诚预言,此时中国正面临一场势难,日寇发动的侵华战争步步深入。在此情况下,有人提出应尽快对龙诚发阴,免遭不测。寺僧分成两派,多数人坚持谨遵龙诚遗言,不得胡乱行动。大徒弟翔钰则力排众议,认为时局不好,应及早发阴为妥。传说他还怀有个人意图,就是为了自己早升方丈。社会上某些人士支持翔钰,于是,组成了以刘录、刘茂喜等五人为首的治丧委员会,经过一番准备决定于民国二十三年 (1934 年) 五月某日发阴,消息一传开,前来送葬的不下万人,经过隆重哀悼,将龙诚的灵柩安葬于本寺墓地。人们认为他的一生算是从此了结。常言道,亡人入士安,佛家也只好如此而已。谁知在出丧后的一个月内,五个治丧会首中有刘录等四人相继暴病而亡,剩下一人因拜祭北斗才保住性命。大徒弟翔钰坐了方丈,但师弟翔证等不服。他坐不安稳,只好离开觉山寺,一个人来到黄台寺修行。民国二十六年 (1937) 九月,日本鬼子侵入灵丘,国民党军队大贵退。一天翔钰和尚身披一领大灰袈裟,走出寺庙正准备下山,被日本鬼子误认为是国民党费兵,一枪撂倒在山岗上。
龙诚和尚安葬三十三年后,时值文革高潮,本村有人想发财,伐了龙诚的墓。砸开棺盖并没有金银财宝,只找到一挂佛珠,一个戒钵。但开棺时颅骨上还有一颗眼珠,经人动即灭。
搜集整理:张进贤 王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