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20:「破题」而不是「答题」——Ask Me Anything 特别节目
date: 2017-06-08
url: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5e74543a418a84a046c4e588
张潇雨 00:00
大家好,欢迎收听新一期的《得意忘形》,我是张潇雨。这一期上来我先要给大家道个歉,因为这期节目在录制的时候,我出现了一点点录音事故,我在和我的朋友康堤老师在录这期 ask me anything 的特别节目的时候,发现录到一个小时左右,她那边的麦克风和录音软件出了一些问题的,所以前一个小时她的音轨是没有录进去的。
张潇雨 00:32
不过由于我们是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录的,我自己的麦克风其实收音是良好的,然后也顺道把他的一些声音收进来,所以从听的角度上还是可以听见的,只是我的声音会比较大,那他那边的声音会有点模糊,所以在听这期节目的时候可能会给你造成一些音量的困扰,在这里非常抱歉。然后我们也会升级一下我们这个整个的录音的方法,之后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
张潇雨 01:05
不过我特别要说一点就是这期节目虽然是一个我来回答大家问题的节目,但我的嘉宾康堤老师,他是之前 12 期也来过了,他的很多发言也是特别值得去听一听的,尤其是我们平时在生活中会就《得意忘形》播客做很多讨论,所以他对我对这个播客,对整个节目都是非常了解的,所以我也鼓励你去认真地听一听他说的内容,虽然声音可能会有点小,再次向大家表示抱歉。接下来我们就放送这期节目的正式内容。
张潇雨 02:18
大家好,欢迎收听新一期的《得意忘形》,这是我们的第 20 期节目,之前我做了一点预告,就是这期节目我会做一个算是和听众互动的一个形式,所以是一个 ask me anything 的特别节目,之前我在微博上征集了一些问题,看看就是听过可能已经 20 期节目的听众朋友们,到底对这个节目,对各种事情,对我有什么想问的。然后还有挺多人留言,好像有五六十个问题,然后我筛选了一些,今天一起来和大家沟通,一起来回答一下。
张潇雨 03:01
然后我请来了之前跟我录过一期节目,是那个第 22 期讲 Ray Dalio 那期节目的康堤老师一起来跟我录这期节目,他会充当一个像采访或者记者的一个提问的人,来跟大家到打个招呼。
康堤 03:21
大家好。
康堤 03:21
靠,这么温柔,怎么一上节目人设变了。节目开始之前我先讲一讲,一会我们再进入这个问题的环节。之所以做这一期节目,我觉得我有一个最核心的想法,其实跟你们想的可能不太一样,我并不是想说一定要具体回答一些什么问题,或者说给你们一些答案,因为我并不觉得谁有全知全能的视角,能告诉别人这个答案。更多的是我想通过与听众互动这种方式,你们问我问题,然后我来回答,那种方式来传达一些最核心的概念,比如说有些问题可能不是问题,或者是有些问题的解决并不是直接对这个问题本身的解决。所以今天我想最开始先说一说我答这些问题的原则,或者说我的一些核心的想法。
张潇雨 04:29
我觉得首先第一个是,请大家不要觉得我提供的是某种标准答案,当然你可能也没这么觉得,但是我想跟大家强调一下,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叫做《「全面的肤浅」与「片面的深刻」》,就是你对任何东西的一个评论。要不你能做到比较片面,但是你可能评论的比较深,或者是你比较全面,但你很难面面俱,所以我觉得这期节目提供的任何答案都是作为一个参考。
张潇雨 05:10
另外就是我觉得回答一个问题有两个方式,第一个方式是直接回答这个问题本身,第二个方式其实是去破题,我一直很喜欢这个词叫破题。就像我刚才说的,有些问题可能并不是那个问题本身困扰着你,而是这个问题背后的一些东西,或者侧面一些东西。所以一会你们会感知到我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并不是直接给答案的,这也是我要说的。
张潇雨 05:40
第三点,我觉得做这期节目的一个很重要的核心是引导大家去思考,或者说引导你去学习找答案的方式,而不是直接给某种答案。我之前看过一本小书,我特别喜欢,叫做《剑术与禅心》,讲的是一个德国的哲学家来日本和箭术大师叫阿波研造学习箭术的故事。当时他在里面写了一句话,就是他的老师跟他说,如果我直接给你答案,而不让你自己亲身去体会的话,我就是最坏的老师。
张潇雨 06:23
我觉得在这个程度上,虽然我不自诩为大家的老师,但我也觉得其实提供方法和思路比直接给答案更重要。OK,反正唠叨这么大堆,可以正式进入正题了。第一个,我们把那个问题分了几块,你可以介绍一下我们都分了哪些块,今天我们会按着一个大概的主题来进行。
康堤 06:49
今天我们首先来讲一下如何提问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可能会说有一些没有办法回答,或者不知道该从何下手的一些坏问题给列举出来。接下来我们正式回答的时候会分为这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个人成长方面的,是张老师特别喜欢回答的一个话题;第二个是理性与情感方面的;最后是关于这个播客以及张老师本人的一些问题。
张潇雨 07:25
对,三个模块,就是关于个人成长,大家好像很爱问个人成长类的东西。第二个是由于这个播客以及我本人的一些这个风格气质有关的,大家很爱问什么一些大问题,什么理性,什么逻辑情感这些东西。最后当然是跟这个播客本身有关的,或者跟我个人有关的了。刚才那个康堤老师也提到了,我们在这之前想说一件事情,就是有一些问题让我无从下手,比如说有一个问题叫做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宽广?然后第二个问题是,他说暑假要来了,能不能开个书单?然后还有一个问题,叫做人穷尽自我可能性或者发展自我大概要向哪些方向发展?这是另外一个我觉得无从下手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叫做你的思考方法是什么?我先说这四个问题,后面还有两个,你的感觉是什么?
康堤 08:42
我的感觉就是特别大,特别空洞,目无所指。同时这样的问题,即使你回答了,我觉得对方也拿不到那个精髓。
张潇雨 09:00
对,我觉得太大了,没法回答。比如说我可以问你,你昨天中午吃的什么,这是一个很具体的问题,但我问他说,你吃什么东西,你就没法回答这个东西。你吃太多东西了。这种问题就被我称为 what do you eat?就是你到底吃什么东西?你的思考方法是什么?你如何变得宽广?你能不能开一个书单?人应该往哪发展?如果你是这个播客之前的听众的话,我们一直说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这个工具,就是语言或者说词语的功能性。他在很多时候在我的脑子里某一个词跟你的这个词在你的脑子里不是一个概念,比如说如何让我自己变得更宽广,那是什么维度的宽广,就是怎么叫心胸宽广,但是心胸宽广又是什么呢?每个人对心胸的宽广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
张潇雨 10:19
比如说人穷尽自我可能性,你能不能先定义一下什么是穷尽自我可能性,什么是穷尽,什么是自我,什么是可能性?每一个词我都想问。我并不是想指摘听众,说你们好像很笨很蠢,不是这样的。我只是觉得这是一个提问的技巧,是你怎么能在跟一个人沟通的过程中获得有效信息的一个方法的问题。我觉得要少问大问题,而要问非常具体的问题。比如我拿这个开书单举例,可能更好的方式是问,我最近在看比如说逻辑学的东西,然后我发现这两个大师的书很有意思,但是除了他们俩之外,我就不知道谁还对这个领域有些贡献,以及谁说的比较浅显易懂,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看法?或者你知道哪里我能找到这样的书。这类问题,第一很具体,第二它好像显示出你也做了一定的功课,不是说对这个东西毫无了解,你本质上还给我提供了一点点信息,可能我都不知道那俩大师是谁等等。我觉得这种交流就是有效的。
张潇雨 11:45
虽然这个播客是我在说,你们在听,但不意味着好像我就高你们一等,或者是我好像是某种什么老师的角色,我觉得平等的、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是特别重要的,我也希望你们能给我提供各种信息,对吧?这四个说完了,然后后面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你可以念一下,我有点崩溃,有点长。
康堤 12:13
刚才说到那个开书单的问题,我会想到这个非常常见,就有人突然找你说给我推荐本书,给我推荐个电影。这一类问题,都是没有具体场景,你也不了解对方的需求的情况下,像书单、电影单都是无穷无尽的。即使你可能做不到像刚才那样做功课,或者你可以提到说我在某个领域,比如说我对心理学感兴趣,然后推荐几本书这样一个问题也是相对具体能够下手回答的。
张潇雨 12:48
对,你说到这我可以再延伸一点,我有一些朋友经常会让我推荐餐厅,后来我就一直把他们当小白鼠训练,因为每次他们跟我说,诶,能不能推荐一个好吃的?我就说你这什么鬼问题,告诉我人均预算、地理位置、菜系场合要不要停车,然后是周末还是等等等一系列,你如果不给我提供这些参数,你让我给你推荐一个好吃的地方,我推荐啥?我到底给你推荐五星级酒店的餐厅还是路边摊还是还是什么呢?但是这也有例外,比如我有两三个好朋友没事就问我这个问题,由于我已经非常知道他们的风格喜好、偏好等等等,那我的推荐其实很自如的,因为我特别知道他们在意哪些东西,完全不吃什么东西等等。但是大多数人来找我都是说,诶,能不能给我推荐一个好吃的餐厅?这个是很可怕的,我觉得如何问一个好问题,可能很多时候是解决问题的 80%。
康堤 13:56
所以我们今天的第一个点就是如何提问。然后接下来我来念后面两个问题。
张潇雨 14:05
也是我们觉得有点问题的问题。
康堤 14:07
第一个是听了讲宇宙的那期节目,很有感触,特别是最后引用的那段文字,这样的观点对于任何一种宗教来说都是很具有杀伤力的。
张潇雨 14:19
sorry,我插一句,他说最后引用的文字是我们第 18 期的内容,最后我引用了一段宇宙大爆炸的过程,是星星爆炸了才有了我们的这么一个过程。他说听完这个观点,好像对任何一种宗教都是有杀伤力的。我们继续。
康堤 14:35
如果把宗教和科学比喻成两种学科,它们存在的意义似乎都是企图证明对方存在的不合理性,这种矛盾是不是永远也无法解决?还有一种观点,科学也是一种迷信。张老师是否同意?
张潇雨 14:52
我觉得这个问题的点在于,他并不是一个糟糕的问题,他显然也做了功课,他也有自己的观点,但是这个观点假设似乎在我看来是错误的。比如说科学和宗教存在的意义似乎是企图证明对方存在的不合理性,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判断,科学家存在的意义绝对不是为了打压别人,而是建立自己的一套秩序,或者说甚至是获利。有的时候我们建立一些宗教都是为了骗别人钱也是可能的。我并不觉得他们存在的意义似乎是企图证明对方的不合理性。以及我当时说的那段话关于宇宙大爆炸,关于物种起源等等,是不是一定就证明了对任何一种宗教都是很有杀伤力的?我觉得也是存疑的,为什么?因为这里很显然这个读者犯了一个小的错误,就是他把所有的宗教都当成了神创论,都有一个什么全能神,创造了一个世界,于是科学的出现证明了这是错的。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宗教都是比如说一神论或者神创论等等,有很多种宗教,大家思路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并不觉得好像这个中间有一个……就是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个小的思维的迁移,我觉得这个跟人类大脑非常有关系,就是我们经常把一些类似差不多的概念抱成一个团来理解,因为我们的大脑处理能力有限。所以这里显然这位朋友把任何一种宗教或者宗教这个概念就等同于了神创论,等于成了什么万能神这种东西,但这两个东西是非常非常不一样的。
张潇雨 16:42
我做这个播客以及我在生活中永远在倡导的一个事,就是非常清晰地定义事情的边界,宗教跟宗教是非常非常不一样的。有神论跟有神论也是非常非常不一样的。我写过一个文章,比如有神论,什么叫有神?什么叫有?什么叫神,对吧?比如是永远的有,还是一时的有?比如说神是全能神还是部分神?比如说基督教里的耶稣是全能神,中国传统民俗里的财神,它就是一个有条件的非全能神,他只管你财运等等,我的意思是人类是怎么进步和我们是怎么变聪明的,就是我们对意思相近的含义的词有了更清晰的边界,才能更加准确地理解这个世界。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在于,它模糊了很多概念,然后他做了很多相对错误的预判,最后问了我一个问题,叫做有一种观点叫做科学也是一种迷信,张老师是否同意?
张潇雨 17:56
我记得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做,少问 a 是不是 b 这种问题(?),因为概念永远是在流动的,这应该是第 15 期的节目。就因为概念是流动的,我们 100 年前讨论的文学这两个字跟我们现在讨论的文学已经非常非常不一样了。鲍勃・迪伦的歌词也可以获诺贝尔文学奖,所以你说,诶,歌词是不是文学这件事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这个词的本身的概念就在不断变,在不断地扩充。所以你说让我评价科学是不是一种迷信,我觉得根本不重要,或者说根本就不值得去讨论。所以这是这个问题我的一些小的评论。我觉得还是那句话,就是我做任何评论都还是本着让大家能更好地去思考的一个角度。也不是说我要指摘你们做了什么什么错的事情,更多的是提醒。当然了,最后一个问题我觉得更有意思。来。
康堤 18:53
刚才那个问题我想补充一点,其实这个问题让我看到了我对《得意忘形》的一种担心。因为我们这个节目谈论了很多比较大的问题,有时候是不仅仅是跨学科,甚至会涉及到一些对于终极问题的讨论。我很害怕听众会有一种他直接到了结论,而忽略了这个思考路径。所以我非常推荐大家在听每一期播客的时候去看后面的这个链接和索引,因为那个是不管嘉宾也好还是张老师也好,他得出这个结论,得出这个观点,录这期播客的一个路径。但是大家直接听到结论,和你从信息得到结论,哪怕是根据结论反推来看信息,你的收获绝对是不一样的。所以我比较担心大家这个节目听多的话,很容易说我去探讨一些大的问题,终极问题,当然这是好事情。但是当你没有这个思考路径,没有这个信息的积累的时候,你可能就会陷入到一些比如说概念模糊等等这些问题中。
张潇雨 20:20
我甚至都可以直接的说,如果你只听结论的话,很可能你那个想法跟我那个想法都不是一个东西。就很有可能我说了一个东西,我说,人生是没有意义的,然后你听到以后你可能觉得你看……你们可能还是信任我,然后觉得我讲的东西有一定道理。你看他都说人生没意义,那我是不是觉得人生没意义?但是我说的那个人生没意义跟你想那个人生没意义,可能是非常非常不一样的。定义也好,或者说这个背后蕴含的信息也好等等,都是非常不一样的。所以只听结论,我觉得是很糟糕的一种学习方法,而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本身。所以我觉得这个节目不是让你提升逼格的一个节目,让你觉得,哇,就听到这个以后就跟那人能吹牛了。当然,我在生活中也会跟人吹牛,但那只是一个附带的效应。更多的是告诉你,噢,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一些事情和理论发生了,那他是怎么回事?然后我要去自己研究一下,我要去自己学习一下,我要去自己感受一下,或者是我现在不想学习。我有一天突然遇到这个情况,我想原来我 3 年前在哪听过一耳朵,然后这个事很有意思,我有一个机缘去研究它,我觉得这都是非常非常好的,但千万不要把它变成一个什么话术或者是饭桌上吹牛的一个材料。我觉得这样就失去了我做这个节目的本意。当然了,任何作品做出来,阐释权都交给用户、读者和观众了,但我作为作者本身,还是有自己的期待吧。康堤补充的特别好。
康堤 22:08
我刚才说的是一个方法层面的问题。还想补充一个心态层面的问题,像这样的问题,我会假设对方可能就是一个能解释一切的角色。但是我想表达是,就是包括张老师他在微博上都没有用过粉丝这个词,他一直说想倡导的是一种关注和被关注,相互比较平等的一个角色。其实我觉得不管你对网上你比较喜欢一些人还好,还是属于喜欢一些内容播客还好,我觉得你有一个比较好的心态,就是你把他们当做是具有筛选和发现内容能力的人,是具有学习能力的人,就是他在这两个层面比你更强,然后他能帮你筛选信息,帮你发现内容,帮你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不是说把他们看作一个偶像或者神这样的角色,这样是不利于双方的。
康堤 23:10
你对关注者而言,可能会就带来一种权利意识,即使这种权利意识他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但他会滋生一种权力意识,然后对关注者而言,你也不可能很平等地和对方交流。所以我觉得刚才说了两点,方法上要去关注思考路径,态度上你要把对方当做一个发现内容能力更强、学习效率更高的人,这两种我觉得能让我们这个播客做得更有意义。
张潇雨 23:43
是的,我也想补充一点,我还是从回到人类的这个心态,大脑或者心理学这个层面。我们大脑有一缺陷,这个缺陷也是我观察的,很简单,就是我们会信任他人,这不能叫缺陷,这叫特性。但当我们信任他人之后,我们就倾向于信任他的很多说法和观点。小时候我们都觉得我妈我爸说的是对的,长大以后你觉得诶,这个大 v 好像有点道理,你就觉得他说的肯定就是对的,但实际上没有一个人知道所有事情。比如对我来讲,我觉得我在很多领域里都是非常业余的水平,我都不敢说,我就能够说给予什么什么评论,所以我一直也强调敢于在自己不懂的领域说我不知道是很重要的一种品质。
张潇雨 24:37
那作为一个内容的消费者来讲,或者说信息的消费来讲,我觉得你们也应该抱有一种态度,这么说好像有点居高临下的感觉,但是我觉得那个态度反而是你应该质疑我,或者如果你信任我的话,你觉得我说的很多东西有道理的话,最好的方式就是每当我说出一个事,你就想想我靠,这人说的是不是真的?他说的是不是对的?他有没有逻辑有问题的地方,他有没有自以为是,其实你根本不懂这个事情,你在瞎说的东西。
张潇雨 25:14
因为人都有这种特性嘛,你被端到了一个位置上,然后人家问你,你就必须给点答案,好像你就是一种权威似的。所以我觉得我自己也有所谓的 intellectual hero。我觉得在智识上、见识上都非常非常厉害的人。我觉得对他们,不管是查理芒格,Ray Dalio 这些人最好的尊重就是,我要亲自去验证他们说的是不是对的。如果我有一天能推翻他们说的一些事情,我觉得是对他们的最好的致敬。我觉得每个人应该有这种心态去看待你在生活中,或者说在网上遇到的这些所谓的意见领袖。
康堤 25:53
好,那我们现在进入最后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特别奇怪,说女性如何有效抗击职场性骚扰?其实这是一个挺好的问题,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会在就是这里。
张潇雨 26:10
对,难道你以为我很有经验吗?女性如何有效抗击职场性骚扰?还是本着我这个播客的精神,引导你去找答案是很重要的。我觉得首先,我不知道这个问题的初衷是不是你生活中,或者工作上遇到一些麻烦,如果真的是一个具体的麻烦,我觉得你求助的时候可能是可以去……因为这个东西还是有很多变量,比如你在哪,你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甚至可能这都不是你个人的问题,可能是他人的问题,可能也跟你的年龄等等一系列都有关系啊。
张潇雨 26:47
我看到这个问题还是真的问了我的一两个女生朋友,我说,诶,我突然收到这么一个有点奇怪的问题,你觉得这个事情你是怎么看的?结果两个人都回复我说他们在刚刚入职场的时候真的就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我还挺惊讶的,因为我以为这种事有,但是没有那么普遍,但是我就一下还是两个,在我看来非常独立,很强势或者怎么样的女生。
张潇雨 27:14
我觉得我还是不直接回答了,知乎上有一些还不错的答案,而且这个话题在知乎上讨论的还蛮多的,蛮清楚的,所以你可以去知乎上搜一下,比如说职场性骚扰等等这些问题,然后看一看哪些观点或者哪些东西是可能帮到你的。我也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因为那里的内容肯定比我回答的要好。OK,扯了好久了。我们终于可以进入真正的要回答的部分了。第一个模块是个人成长,对吧?
康堤 27:55
因为大家问的问题有些是比较相似的,然后我会进行一个小的归类。第一个问题大概是关于…… 我要把那个名字念出来,一个是卞婷婷,一个是 psychedelicnigh,这两个问题都是关于如何做自己,如何排除干扰,排除主流价值观的裹挟,或者如何应对同辈的压力,能够坚持自己做自己这样一个问题。
张潇雨 28:33
让我想想。我觉得是这样,这个问题我就想使用一个破题的方法,我觉得如果你坐在我面前问我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方式会是,我想知道你为什么想问这个问题啊?意思是说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先放在一边,我更想知道的是究竟什么事情让你问出了这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你才能找到那个答案。
张潇雨 29:23
比如有的人问这个问题是可能爸妈逼自己结婚,有时候可能他是看周边的同事靠溜须拍马上位,然后自己勤勤恳恳干活,没有人赏识,对吧?他觉得我靠,好好干活的不被赏识,但是厚黑的坏风气的人反而被认可。或者是,我看我其他的同学朋友都在出国,都在干这干那,考研、考公务员,但是我就不想这么做,所以他问我说,你怎么看待这种所谓同辈的压力?所以我的那个点在于,你应该自己问自己一件事情,就是究竟什么使得我问出了这个问题?在这个问题里假设说是我同辈的同学们都在考公务员,但是我就是特别不想考公务员,假设说你觉得这样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你肯定就不会问我这个问题了。如果你觉得别人都考公务员,我完全不想考公务员,我觉得他们都傻,你心里非常 peaceful,非常平静,你不会问出这个问题。
张潇雨 30:38
你之所以来问我,是因为你觉得有点不对劲,有没有可能是他们是对的,我是错的呢?或者是,我是不是应该也顺应这种潮流?你问出这个问题,一定是你觉得心里不对劲了。比如我举个例子,我在大学的时候,我所有同学都在考研,都在考什么国企单位,然后我就完全不想做这件事,我就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所以我那会儿绝对不会问说你怎么看待同辈压力这个问题,我不觉得这是个问题。所以我觉得任何人,当你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应该去想为什么你自己觉得这是个问题,然后从这开始去思考,慢慢往回追溯。
张潇雨 31:17
比如说首先,你的具体问题是什么?其次是你为什么觉得这是个问题?那你觉得这个是问题的 12345 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背后的道理是什么?比如说其实你也求稳定的工作,但你又不想去一个完全不创造价值的地方,所以你不想考公务员,对吧?但是你又害怕不稳定,所以这种辨析中你就更清楚自己要什么了。假设说现在有一个既创造价值又特别稳定的地方,那你就应该去了,因为你就不会问这个问题了。你说,噢,你们考公务员吧,那也太傻了。你看我这也很稳定,但是我还能创造价值,我自己觉得我那比你那个强。所以我的核心的点在于,我们要对事情做更深入和细致的辨析。
张潇雨 32:12
考公务员只是一个现象,它背后是什么?比如你想去投行工作,一样的,这是一个现象,你想去背后的原因,你想要他人的尊重?得体的收入?别人的羡慕和崇拜,或者是跟很聪明的人一起工作还是等等,他背后一定有更底级一层的逻辑和驱动力。所以在这个层面,就像我说的,我试图在破这个题。
张潇雨 32:45
我的点在于你为什么觉得 peer pressure 是个 pressure?你为什么觉得主流价值观不好?你还是觉得有点不对劲?我觉得你应该去学会去辨析这个东西,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修炼的过程,或者说学习的过程,我指的是学习分析这种能力的过程。实际上我的很多这种能力是在做心理咨询的时候锻炼出来的。对这个问题我觉得这就是我想回答的答案。
康堤 33:17
这个问题其实是能看出来它背后是处在一个两难的状态。
张潇雨 33:22
对,你一定是想要 a 又想要 b,但是某些东西给你 a 了,不能给你 b,有某些东西给你 b 了,不能给你 a,对吧?所以你要去辨析后面那个东西。
康堤 33:33
所以这个方法不一定用在做自己这个问题上,如果是 a 和 b 你处在一个矛盾当中的时候,你都可以用这种思考方是是来做出选择。
张潇雨 33:45
后面有些问题,可能我还会用这种方式来答。
康堤 33:48
好。然后下一个问题是如何构建读书体系?
张潇雨 33:52
这个人可能叫 Sophie 吧。
康堤 33:58
嗯,首先你可以先回答一下如何构建读书体系和开书单,这两个问题的区别是什么?
张潇雨 34:07
构建图书体系至少是一个事情,就是这世界上有一个很具体的东西叫做构建读书体系,但没有一个特别具体的东西是什么书单?这个更具体一些,但如何构建读书体系?呵呵。首先现在知识经济当道,各种大 v 小 v 们都在回答什么 1 小时构建读书体系这种东西。作为网红界的清流,我当然不能这么回答,或者我根本不 care 这件事,如何构建读书体系?我就告诉你一句话,特简单,就是不要想着构建读书体系,你就可以构建读书体系了。为什么呢?只有你发自内心的和乐趣的和有意识的想去读书,然后按图索骥,去把读书当成一个好玩的事情,真正的去执行,去做,去读,你才能谈得上开始构建所谓体系。一旦你脑子里想的说我不是要读书,我是要构建一个读书体系,完了,你整个的所有的读书的目的全部就会围绕着构建读书体系了。然后你读一半都想,卧槽,读了 3 本,老子怎么还没有体系。你的所有的本心出发点就错了,这个可能也是我觉得我人生最终总结出来的一个很本质的东西。
张潇雨 35:33
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做很多事情,我自己的体会,包括我自己也走过非常多弯路,我犯过很多错,说白了就是那个本心、出发点错了。你想构建体系,你想的什么我一定要谈个恋爱等等,那个目的就错了,一定是你觉得这事很值得做,然后你就去默默地做了,然后你做中还获得了很多乐趣,然后这个事慢慢有一天你说,诶,好像我把这俩事打通了,或者是好像有一个框架在那了,所以我觉得找回那个本心特重要。
张潇雨 36:11
当然你永远还可以用我那个思考方式来想,就是你为什么要构建一个读书体系,对吧?当你在说你想构建读书体系的时候,你在想什么?你在焦虑什么?你是觉得自己知识不够,你还是觉得自己落后了?这背后一定有原因,就永远要找背后那个东西。所以就是本心和出发点,焦虑的是什么,来回答你这个问题。这期节目可以结束了我觉得,哈哈。
康堤 36:44
好,下面两个问题可以一起回答,都是关于如何提升行动力、执行力、抗击拖延症这类的问题,这个我们其实播客也说过好多次,说过目标,说过拖延症。
张潇雨 37:05
这位读者还提到说有一期节目里我提到帕金森定律,他说张老师你是如何提升自己的执行力以及对抗拖延症的?能提几个具体的例子和方法吗?
康堤 37:21
当时提及帕金森原理,是因为你认为知道拖延症的机理和认识拖延症的本质对治愈拖延症有关键作用?
张潇雨 37:32
我觉得这是很好的问题。我觉得是这样,我现在就告诉你对抗拖延症的诀窍。我现在都能脑中回想,如果我把这个问题问学霸猫老师的话,他会怎么回答?我觉得这个思路我是从他那了解到的,我觉得他说的一点特别对,他说如果你想着去对抗任何事,你一定是输的,也就是所谓的对抗拖延这件事不存在。再换个角度,用我的话说就是,人是无法将一种所谓对抗状态持续得很久的,所以当你想的是对抗拖延症的时候,完了,基本上早晚有一天你会输给他,而且很可能不会坚持太长时间。
张潇雨 38:32
所以他问我是怎么提高自己执行力对抗拖延症的?我现在的方法,首先第一我可以非常明确的告诉你,我拖延症没有那么严重,但我绝对是拖延的人,比如说今天录这个播客,我一般是周二上线,现在已经是周一晚上八九点了,我才开始录。其实上周一二的时候,我就准备了这个东西,然后我就看,我在收集,我在想,但我就迟迟不想录,老觉得好像没准备好,想说这个问题都很大怎么回答?我就觉得有点焦虑。问了这么一个复杂的问题,我得答成什么样?让大家失望怎么办?让大家就觉得这个播主徒有其表怎么办,对吧?你肯定会有情绪和焦虑在里面,所以我就是拖延,但是我我觉得我现在比我大学或之前的一个真正的好处在于,不是我没有拖延症,而是我放了自己一马,我允许自己拖延。
张潇雨 39:41
我觉得原来我在拖延中是非常僵硬和焦虑的,就是一边拖延我一边痛苦,然后边痛苦边什么都干不了,然后我就陷入那种情绪里。现在我呢,虽然焦虑,但是拖着吧没关系,先干点别的,或者是反正周一逼急了也能干,你看这不周一逼急了我也在这录音了,对吧?就是我觉得真正抗击拖延症就是你把它不要当成一个对抗的感觉,你跳出来观察你自己在拖延的状态,或者是你允许自己拖延,或者你在焦虑中,你还是可以继续前行,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你跟他平行着走,你不要跟他顶着来,当你顶着来的时候你会觉得非常累。
张潇雨 40:29
我再总结一个非常大的人生道理,就是我发现人是很难跟自己反抗的,我觉得我这 30 多年永远在抵抗我人生的一些本能,因为我看到人是多么软弱的一种动物。我知道人有很多思维局限,比如说一会还有人问情绪的问题,我觉得情绪有各种问题,我就总想对抗他,现在我觉得对抗的逻辑是不对的。我不能说顺应,但至少是允许它的存在。当你允许的那一刻,你就发现,诶,好像这个事情也没有那么可怕了,反而你会想做这件事情。所以我觉得如何提高自己的执行力?靠,大不了就不提高了。能做点是点,没关系,死不了。真正杀死我们的是我们觉得永远提高不了执行力,那种永恒的焦虑,这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这也是我最大诚意的回答的这个问题的一个方向。
康堤 41:32
我想补充一个经验,对于我而言,我觉得拖延这件事情只可能发生在跟创作相关的事情。就比如说我要录播客,我要写一篇文章,就是需要我发挥自己创造力的时候,我才会有这种拖延的产生。如果是一种比较机械的工作,比较重复,不需要发挥那么多脑力的工作,你就可能不会拖延,这是我的一个经验。第二个经验,我会觉得,写稿界有句话叫「千想万想不如打开 word 文档」,哈哈哈,一般都是开头非常难,一旦你进入到那个状态的话,它可能就对行了。
张潇雨 42:19
对,我现在写东西的时候 50% 的精力大概在打开 word。
康堤 42:27
第三点就是,我有时候比如实在做不下去一个工作,或者说我那个工作做得实在太烦了,我就会睡一觉。我觉得睡觉的意义在于你建立了对这个事情的新鲜感。
张潇雨 42:42
重启。
康堤 42:43
对,又是一种重启的感觉,你大脑对这个事情好像从那个疲态又恢复到一种新鲜的感觉。所以其实也是说你要顺着他。就像有一个很乖张的小动物一样,你要安抚他,比如我要睡一觉,安抚一下他怎么怎样,其实是这样一个原理。
张潇雨 43:05
对,我还可以举个小例子。比如你拖延,有一个工作特别想不想做,你去刷 2 集美剧,然后你再做,但一种方式是说我先刷 2 集美剧,反正我先好好看,看完了再说。另一种是你在刷的过程中不断地自责,不断地焦虑,不断地不爽,愤恨自己,说明明还有那么多活,我明明要刷美剧等等,然后你再关了以后你再打开那个你还是很崩溃,因为你一直在自责,一直想这个事,你并没有跳出来。
康堤 43:47
很一段时间是花在心理建设上。
张潇雨 43:49
对,最吃亏的就是你不但没干,还自责半天,对吧?哪怕你就去浪一下,你就,靠,老子不管了就去了,我觉得都可以。所以你说认识拖延症的本质或者它的机理重不重要,也重要,但是道理都懂,做是做不到,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处理那个情绪本身。
康堤 44:17
下一个问题是 Chris5411 问,他说如何找到安身立命的支点,不知道自己兴趣在哪里,很迷茫。我看到这个问题,想到了你之前有一个知乎答案,如何找到人生兴趣所在?
张潇雨 44:33
就这个问题,我相信你们听了已经有半个多小时的节目了,你应该已经明白这个,我分析问题的方法还是那句话,你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点,你如何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支点,你为什么要这么找?你为什么想问这个问题?或者说你为什么觉得这个问题特别重要?为什么你不觉得我没有找到自己的支点,但是我可以继续前行,这件事是很好的呢?甚至我可以说我都没有找到我人生的终极的兴趣点是什么?我也没有找到我自己要投身一辈子的一个非常具体的事业。
张潇雨 45:17
但我还是来做了这个播客,对吧?我还是在自己进行一些事情。我觉得还是那句话,有些问题真的不是问题,你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点在哪?很迷茫,这种情绪我特别能理解,但是它不重要,你就往前走就好了,你就允许自己花时间找。你为什么不允许自己花时间找呢?你为什么觉得一定此刻就要有一个兴趣点?我并不这么觉得,或者说你之所以觉得你此刻就要一个兴趣点,是不是因为你时下的生活太惨了?如果说的比如直白一点,你为什么需要这么一个东西来点亮自己的生活?我觉得可能问题在这,所以我觉得你要寻找自己问题背后的那个动机,如何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支点?你现在每一刻就是在生活、在工作,你为什么觉得你现在就没有在安身立命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康堤 46:31
可能往前走就是一个追寻的过程。然后我们现在进入到下一个模块,就是理智与情感。有两位问的问题比较像,大概问的问题,那一个就是理性思维的局限。第二就是理性和情感是否是相对的,是否有人就是感受不到情感。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情感的价值是什么?
张潇雨 47:21
这三个有点相关,一个是这个理性思维的局限,他说聪明人都怎么伤心致死的。我先回答这个问题,有一本书推荐,叫做《太聪明所以不幸福?》,你去亚马逊或者哪去搜一下,这本书非常非常经典,就是讲的所谓的一些聪明人或者说理性思维特别强大的人,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什么具体的问题,或者为什么不开心?里面提到很多点,我可以举一两个不完全的例子,给你一些启发。
张潇雨 48:02
比如聪明人,其实他往往对批评的反应更敏感,因为他很可能做很多事情是比较优秀的,所以他反而对夸奖比较麻木,因为反正大家都说,哎呀,这个姑娘学习好,这个怎么样等等。聪明人他对这种夸奖是麻木,但一旦有人说你不好,你有问题,你这个怎么这么差劲?他就崩溃了。所以很多聪明人或者说资优者,他会很不敢于尝试东西,因为一旦尝试,一旦去投入,就面临着失败的风险,所以他们会风险规避得比较厉害,因为他们很难接受特别惨痛的失败。这可能包括我自己,我也经常反思自己的这些做法和心态,还有一大块是心态上的,所谓的理性思维的局限,我觉得还有一个局限就是,这个世界上就是有一些事情是无法用逻辑和理性来解释的。但是很多人,包括我自己经常试图用理性和逻辑去解释,最后就自己把自己绕进去了。比如说感情,比如说艺术,很多东西其实就是没有办法去用理性解决的。所以你说他有什么局限?结合刚才另外这个朋友的问题,说这个情绪情感的价值是什么?我可以结合答一下。
张潇雨 49:48
比如说如果我们光有理性,我们会干这么一件事,我们的老祖宗在大草原看那些狮子,然后就想说,噢,狮子是一种什么生物?它的毛是怎么长的?它的体型又怎么建设?它的尾巴为什么这么长?它为什么靠近了我?它为什么张开了嘴,对吧?然后你的祖宗都死掉了。但是当你有情感和情绪的时候,你就会产生一种叫做恐惧的情绪,然后你就跑掉了,所以我们就存活了下来。所以理性和情感第一个层面的意义,就是存在价值,对吧?这是进化来的,你没有恐惧,你不觉得一个花蘑菇有问题,或者你觉得一只虫子很恶心,你就会可能就会被毒死或者怎么样。这是第一个层面的价值。另外一个还有很有意思,就是刚才我说,有的时候它不是用理性和情绪能分析的出来的东西。我举一个特别小的例子,我记得有一个心理学实验很经典,他说的就是有一个被研究者他大脑受伤了,那受伤那个部分就是掌管情绪反应的,所以他自己是没有那么多情绪或者说感受。然后作为这个研究的一部分,这个研究人员就让他选择下一次来参加实验的时间,比如说是周二还是周四,结果这个人花了 20 分钟才做出选择,为什么?因为他没有情绪反应,他没有第一个感觉说,噢,可能周二早点,周四晚点或怎么样,他就一直他只能用理性和这种逻辑来分析周二跟周四到底哪天更适合来做心理学研究,于是他就陷入了巨大的计算当中。一个常人可能稍微想 3 秒钟的事情,他就要想 20 分钟、半个小时才能做一个决定。所以理性逻辑,你说有什么缺陷,就跟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书里说的,缺陷就在于它需要调动复杂的计算资源,需要大脑贡献比较多的能量。但是直觉性的、情绪性的、感受性可以让我们迅速做出判断。从这个角度讲,情绪跟情感、情绪跟理性我觉得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在工作,相互协调的。有的时候我们要用情绪来判断,我们要用直觉来感受,有的时候我们就去用理性来分析,哪有什么对立不对立,我觉得缺任何一个可能这个人都要死掉了,只是里面的坑在于,我们经常有的时候该用理性的时候用了感性,该用感性的时候用了理性。
康堤 52:33
我们对一件事情产生情绪,本身就是一种防御机制,然后这种防御机制恰恰达到了一个理性的结果。
张潇雨 52:42
所以这就是理性对情感的作用喽。我作为一个试图让自己非常理性的人,也很难回避情感和情绪的价值。下一个问题是关于亲密关系的,恐惧亲密关系怎么破?这个问题第一确实有点大,第二还是用刚才的方法,你恐惧一个东西,不管是亲密关系还是上台演讲一系列的事,任何事情还是要找出你背后恐惧,为什么恐惧?这个东西我没法告诉你。
张潇雨 53:33
每个人恐惧亲密关系的点都不一样,每个人害怕上台演讲的点也都不一样,你的那个具体的点是什么?是什么东西带你的来到了这?是有些人给你造成了某种阴影?我不想举具体的例子,意思还是要回到原因。你说怎么破?破任何问题的第一个要做的事情,就是首先弄清楚为什么有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为什么存在?
康堤 54:03
我觉得其实这个问题是一个关于内在探索的问题,如果你要回到说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一个恐惧,一个是你自己去自我体察,然后不断地去认识自己。第二个方法可能就是做心理咨询,让专业的人帮助你一起去探索自己。
张潇雨 54:24
如果我一句话就能把恐惧关系破了,可能我就,诺贝尔也没有医学奖。
康堤 54:34
还有网友问,所谓抵达生活的本质是什么?
张潇雨 54:42
所谓抵达生活的本质,生活的本质是什么?这是我《得意忘形》简介里的一句话了,这个播客的目标是生活的本质,这里要引用开头说的阿波研造老师,日本的箭术大师的话,所谓生活本质,如果是我告诉你的,那就不是生活的本质了,你应该自己去发现你自己生活的本质。这就是答案。
张潇雨 55:08
下面一个问题是,如何独自度过漫长的孤独,如果一直找不到非常有强烈愿望、非做不可的事,能彼此沟通无障碍的人,会不会感到空虚和迷茫?如何安抚自己?这是他第一个问题。第二个是,如果了解了哲学思想后,有没有渐进地构建出一点自己的想法和描述自己信仰的世界观?还有对自己此生的要求是什么?
张潇雨 55:42
哎妈呀,这个有点复杂,但我可以简单地简总结一下。他说首先如何度过漫长的孤独,然后他说又递进了一层逻辑说,如果找不到特别要做的事,然后如果没有特别相互理解的人,那你怎么安慰自己呢?然后第三他又递进了一层,他说如果你了解这种各种哲学思想以后,你能不能有点自己想法,构建一个自己的世界。你看你自己就在解答这些问题。第一,如何度过漫长的孤独。那就是找到自己非常想做的事,然后找到能理解自己的人。然后你又说如果找不到如何安抚自己,那就是去找看哲学,对吧?我觉得人就是这样,特别有意思。我这期播客我一直在强调一个事情,问题本身经常是不重要的,这也是我咨询师经常告诉我的一个原理,对吧?我相信你做咨询你也知道,包括我在生活中我懂得这个道理以后,我觉得非常有意思。
张潇雨 56:56
就是每当别人问我问题的时候,我总想说他为什么要问我这个问题,对吧?你看这位朋友就是特别逗,他连续问了 4 个问题,最后一个问题是问我对此生的要求是什么?显然他可能觉得好像别人的一种对此生的要求,可能作为他一个参考,这没问题。那他前面几个问题就是一种递进关系,他说如何度过孤独,他说如果找不到非要做的事和找不到理解自己的人怎么安抚自己。然后又问我有了哲学思想管不管用?其实他自己已经回答这些答案了,但是他站在这个地方,他不去做这些事情,而是来希望别人告诉他这管用,好像给他一种鼓励,然后他就去做了一样。
康堤 57:49
他走到第一步,把后面几步可能遇到的问题都先想到了。
张潇雨 57:57
这位朋友,我不是在攻击你啊,首先我觉得你就很可爱,问得很好玩。我觉得这个是一个特别典型的,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会犯的。刚站到这还没做那么多,马上就想,哇,以后我到第 8 步的时候遇到一个什么具体的问题怎么办?特别简单,不要去这么想问题,你站在这了,你就想当下应该做什么,怎么去做,然后怎么去解决当下的问题就好了,不要给自己预设。就算我告诉你研究前人的哲学思想,你就能活得特别好,你就能有自己的想法,你就能构建自己世界观,有自己的世界了,你就真的马上就翻开书做了吗?也不是,你只是寻求一种安慰,我并不是说需求安慰是不好的,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安慰,我每天都在找各种方法安慰我自己。但就从这个问题本身,我觉得这就是我们人给自己坐地为牢,给自己带了很多枷锁。大家总在原地找安慰,也不会真正地去往前走,去经历这个事情。我觉得这是我以及这个播客非常非常鼓励大家去做的,我觉得我自己都做得非常的差,就是经常是站在原地,希望能想出来一个答案,但那个东西从来不存在。
康堤 59:27
我想补充一句鸡汤,这句话也曾经安慰过我,就是关于孤独这件事情,傅雷他说,赤子孤独了会自己创造一个世界。我觉得这句话我有时候挺受安慰的,所以也在这里分享一下。
张潇雨 59:43
很赞。
康堤 59:44
然后下一个问题要交给学霸猫老师。
张潇雨 59:52
因为有很多听众还是很喜欢我的嘉宾学霸猫老师的。然后又有 3 个问题,我觉得她特别适合回答,所以我也让他来录音了。我会先说两句,然后把他的录音剪辑到一起。你可以先说一下这个问题。
康堤 01:00:15
这个网友他说,《人类简史》大概是说佛教思想是不再刻意追求快乐的感受,仅仅是任由自己的情绪高峰低谷来来去去,像一个人不再追逐浪花,而是坐在沙滩上看潮起潮落,这样最终才能获得心灵的瓶颈。不知道张老师对这个书里头说的这个佛学思想怎么看,有没有兴趣在谈哲学心理学之余,谈一些宗教问题?
张潇雨 01:00:46
很好的问题。首先《人类简史》作者叫做赫拉利,他为什么在这本书里提到了佛教思想,因为他师从一个非常厉害的冥想大师,叫做葛印卡,写过很经典的几本书,应该是非常厉害的佛教的,以及冥想大师。
张潇雨 01:01:18
这里面说不再追求快乐感受,任由自己的情绪高峰低谷来来去去……你听下来这个感受有没有像刚才我说的,就不再在意拖延这件事情,任由自己拖延,让自己焦虑,但同时还要去做事情,跟那个东西保持一点距离?其实这个道理是一样的,在心理学里有一个词很有意思,叫做认知解离。什么叫认知解离?就是当我们进入到一种情绪和状态里面以后,我们就无法思考了,我们就被那个情绪控制了,这时候你应该跳出来去看这个情绪,这其实就是我觉得冥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你能跳出当下的逻辑来审视自己有的这个情绪。就像你坐在路边看路上车来车往,而不是在车流中穿梭,也是你刚才说的这个比喻,不再追逐浪花,而是坐在沙滩上看潮起潮落,这种逻辑我是非常认可的,以及我是非常非常受益的,我不把它归结成任何一种宗教,我觉得这完全不是宗教,这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
张潇雨 01:02:43
所以我是非常非常尊崇这种东西的,但是这种东西很简单,不是我在这用语言描述的,我觉得有一天有机缘你可能也会体会到什么叫做,真正的不带评判的去觉察,这非常非常重要。顺便可以再推荐何峰简里里的播客《BYM》,我记得第五期说过,叫做不带评判的支持,也是类似的概念。什么叫不带评判?什么叫不进入那个情绪里,什么叫跟那个情绪解离?我觉得都是非常非常巨大的人生智慧,绝对不是我站在这儿能给你讲清楚的。当然了,之后学霸猫会补充两句,我不知道他会答成什么样,我还没有拿到录音。
康堤 01:03:32
我觉得我在看心理咨询的时候,我的咨询师一直就会让我去描述你那一刻的感受是什么,他就尝试让你像一个路人一样看到你的那个情绪是怎么发生的过程,它基本上是在强迫你去描述那个情绪的发生状态,让你下一次再有情绪的时候去观察它。其实这种思维方式心理学上非常常用,不仅仅是宗教上的一个概念。
学霸猫 01:04:05
大家好,我是学霸猫,很高兴这次张潇雨老师请我来回答两个公共问题,一个私人问题,肯定都是他要么不会回答,要么不想回答的问题。所以很高兴我有这个机会趁虚而入,又可以在这里跟大家聊一下了。第一个问题是《人类简史》提到佛教思想是不再刻意追求快乐的感受,仅仅是任由自己的情绪高峰低谷,来来去去,像一个人不再追逐浪花,像是坐在沙滩上看潮起潮落,这样才最终能获得心灵的平静。不知道张老师对书里头说的这个佛教思想怎么看?有没有兴趣在谈哲学、心理学之余,谈点宗教?
学霸猫 01:04:59
这位同学你的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因为这也是我对作者赫拉利的思想最感兴趣的部分,因为他在这《人类简史》的最后提到说他认为,可能佛教的思想是一个更适应于现代以及后现代社会的思想。因为他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他已经 15 年的时间,长期跟着这个葛印卡修习内观冥想的技能,所以他在反复地去提到一个核心观点就是,一切都是我们自己讲给自己的故事,而一个人怎样区分真实和故事,唯一的方法其实就是透过冥想使人回到当下的真实,而我们的思维和大脑其实是不断跟我们讲故事。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会觉得说我们不一定是佛教思想,因为可能今天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是,大多数中国人理解的佛教思想其实是佛教进入中国社会之后,出于大家都知道历朝历代的社会统治功能之后,加入了非常非常多的这个原本和佛陀的教义是不相关的东西,比如说吃素之类的可能很多戒条,可能都是他后面加进去的,所以我一直都不会用佛教思想这个称呼。就简单的叫做内观也好,或者冥想也好,或者进修也好,他的思想的核心就是告诉你,就是你要学会区别两个东西,一个东西是你的思维在给自己讲的一个故事,而另外一个东西是真实发生的故事。
学霸猫 01:06:53
就像此时此刻的你,可能在听我在这里给你讲,然后你的头脑里面出现了释迦牟尼的形象,出现了历朝历代的各种形象,然后你突然感到一阵焦虑,我们国家怎么这个样子?或者你又感到了一阵开心,哎呀,觉得好爽啊,原来是这样啊,但是在你听的这个过程当中,这是你的思维和头脑创造出来的感受。事实上真正的是什么?真正现在此时此刻在发生的事情是你正走在路上,或者你正坐在某个地方,你插着耳机,你在听我给你讲话,这是真实。而我们头脑里面不管你感觉到的那个,都是所谓的故事或者思维的东西。你问的问题问的太好了,这个问题其实是美国的一个这个博主叫做 James Altucher,他采访赫拉利的时候,问过赫拉利一个一模一样的问题,他说现在因为科技越来越发达了,原来你还要跑去找食物很久才可以吃到食物,得到食物的多巴胺。现在你上美团外卖点一下,你就可以拿到这个外卖了。以后你可能真的是戴个 VR,或者你点点鼠标,你就能得到这些多巴胺的刺激了。
学霸猫 01:08:15
这个越来越快的过程当中,就带来一种焦虑,这种焦虑就是说这个到底有什么意思?意思就在于你意识到这些多巴胺带来的快乐都是虚假的,它确实是那个时刻让你感到快乐,但是它很快就消散了。人它很重要的一个事情就是它能够时时刻刻地去回到当下,它能意识到自己不需要再去被这些多巴胺欺骗,所以这是我们的第一个问题。简单总结一下,就是不一定要把它定义为佛教思想,而是定义为一种对思维和意识的区分,意识到你并不是你的思维或者我们在寻求的快乐的那一个部分的我们,不代表全部的我们。我们有权利去观察和选择自己是不是在追逐快乐。我也可以选择告诉我自己,什么东西是故事,什么东西是真相,只有此时此刻的当下,才是真正的真相。
康堤 01:09:25
下一个问题,听张老师的某期节目说,大脑是不断地开始构造故事,那作为自己我们该如何知道真相,如何接近真相?或者说对于我们来说,人所定义的真相是不是仅仅是在说服自己的情况下才能被称之为真相?是一个关于真相定义和如何接近真相、靠近真相的问题。
张潇雨 01:09:51
这个问题一会听听学霸猫老师怎么来答。我自己的感觉是这个其实在哲学里讨论过很多很多次,比如康德会说我们有个叫物自体,我自己没有特别强的专业背景和知识来解答这个事情。但我现在倾向于认为,我们作为普通人是不可能接近真相的,因为真相这个东西都是我们通过大脑,通过眼睛,通过鼻子耳朵这种五感接收到信息以后再经过大脑处理,然后得出了一个结论。所以我们是不能判断我们现在感知的东西是不是就是所谓的真相了,而且你在逻辑上没法证明这件事情,当然这是一个比较底层的逻辑。至于你说虚不虚,他说作为我们自己应该如何知道真相,接近真相,我觉得很简单。既然真相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不如你就用自己的大脑来创造一些让自己舒服的真相,比如说不要再自我指责了,比如说不要再自欺欺人了,比如说不要再拖延的时候让自己这个很郁闷了。我觉得没有什么真相,这件事情都是大脑编织的故事,就争取编得舒服一点。
康堤 01:11:30
好悲观和消极的一个回答。
张潇雨 01:11:32
多么积极,就是认清生活是非常悲观之后,你就想吃什么吃点什么的感觉。
学霸猫 01:11:40
好。第二个问题是,说听张老师的某期节目说,大脑是不断地开始构造故事,那作为我们该如何知道真相,如何接近真相?或者说对于我们人所定义的真相,是不是仅仅在我们说服自己的情况下才能称之为真相?这个问题也非常好,因为我们刚刚第一个问题其实已经做过铺垫了。
学霸猫 01:12:03
第二个问题我们就来这样去想。我们先去想一件事儿,比如说我们都有过一个很真实的故事,是我们在看电影,当你看电影的时候,你都知道那里面打打杀杀世界毁灭了,可是你一点都不怕,为什么?因为你知道那是假的。当我们有过这个经验之后,很多人就开始去问,包括 Elon Musk 也好,或者说很多著名的科学家,他们都提到过一个东西,就是说我们人可能是生活在一个虚拟现实里的,也就是说你今天所感受到的痛苦,所感受到的巨大的快乐。它也许就是一些程序,是一些源代码让你有这个感觉。那么大脑它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它需要去不断制造故事,它为什么要制造故事呢?因为人的头脑需要追求合理性,可能这个世界本身来说它是一种非常随机的、离散的,是没有因果关系的。但是人其实就是一直要不断地去试图寻找一个因果关系,一个逻辑关系。
学霸猫 01:13:16
我们去想一下很著名的小的故事,我们从来没有改变过。比如说第一个人他看到兔子撞到树上了,他就觉得肯定是有一个因果规律,兔子就一定会撞到树上,然后我可以把兔子拿回家,这是他发现的因果规律,所以他就开始守株待兔,然后另外一个人也是,他就去拔苗助长。
学霸猫 01:13:45
这些故事在所有的人类文化都一直在出现,包括我们早期的这种迷信,比如说我们小时候吃豆浆油条,吃一个油条两个鸡蛋,你就可以考 100 分,对吧?我也多么希望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并不是。所以一直到今天,我们其实在生活的各个层面都要给自己讲故事,合理化。包括说所谓的奋斗就一定有明天或者怎么样,这些都是我们给自己讲的故事,必须要找到一些行动的理由和合理化的东西。所以有一句名言叫做,人是悬挂在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学霸猫 01:14:33
故事和真相之间的差别,其实就是两种认知方式的差别。故事是头脑给我们讲的故事对不对?但是人是可以站在头脑之外去认知这个世界的,你可以作为你的头脑的观察者,然后你观察你的头脑里在演什么东西。所以你可以记住我刚才那个比喻,有一天,比如说你坐下来,安静下来的时候,你就把你的头脑里那个喋喋不休的在告诉你,你今天怎么这么漂亮,你今天怎么这么棒,这个声音就当做是一场你正在看的电影,你开始去有这个感受,它只是你在看的电影。然后你这个时候你永远是安安静静的坐在这个电影院里面,无论发生什么你都没有关系,你开始意识到它是一个电影,所以当在我们在这个情况下的时候,我们就意识到真相是你只是一个看电影的人,可能真的没有什么发生,那些让你觉得很刺激,很了不得很怎么样的事情,只是一个电影。
学霸猫 01:15:38
很多人人生的这个转化的过程可能是从哪里来的?比如说我曾经问过张潇雨老师,我说你以前那么好的工作为什么不要了?潇雨老师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然后又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他说因为我和我的女朋友分手了,就是这样的,这是你人生当中你最痛苦的一个电影。你特别不想看那个电影,但是当你开始去看那个电影的时候,你会发现,诶,过了一阵子之后其实就没事了,对吧?其实当时那么多的痛苦,那么多的纠结或者绝望,你过了一阵子发现,哎呀,好像真的是如梦如幻,全部都消散了。所以当我们用这个情况的时候,你就意识到没有什么定义或者说服自己的真相,真相是一切都是假的,唯一的真相是一切都是假的。而此时此刻你正在听着我刚才讲的这句话,一切都是假的,这件事儿是唯一的真相。好,这是第二个问题。
康堤 01:16:44
最后一个模块儿了,但这个模块儿非常长,是关于这个播客和自己的话题。
张潇雨 01:16:53
我想尽量简单讲的简单一点,因为我不想太多谈自己。
张潇雨 01:17:00
第一个是问,平时的信息源有哪些,关注了哪些有意思的人,平时记不记笔记这种问题?信息源,播客是一个,然后知乎、微博,还有看书,我觉得本质上我还是很相信人作为筛选器的。就跟康堤老师刚才说的一样,我经常是跟着人走的,但是跟这个人经常是就只限于他自己说的那个领域,我也会努力去辨析,所以我不会回答具体有哪些有意思的人,我觉得还是去找到,你觉得慢慢能信任,而且通过这么多年来,进入社交什么网络,可能至少 5 年 8 年时间了。慢慢你筛选出来的还应该是不错的。平时只记一些灵感笔记,想到什么东西记到手机上,看书什么的不会记笔记。
康堤 01:18:08
他这里面问了这个问题,好像是跟 Sam Altman 那个。
张潇雨 01:18:17
对,这有三个问题。
康堤 01:18:22
一个是,在哪些重大的事情上,你跟别人的看法不一样,但最后证明你的观点是对的。
张潇雨 01:18:28
这个是 Peter Thiel 的经典问题,下一个是你 hack 过哪些系统?这是 Sam Altman 给 YC 的面试题,hack 指的不一定是说计算机的那种黑客行为,是说你绕过了某种系统规则,然后给自己挣得了优势。
康堤 01:18:50
对。第三个是,你有过哪些在万事都不具备的情况下把事情做成的经历?
张潇雨 01:18:58
妈呀,先说第一问题。
康堤 01:18:59
感觉是读过了一堆硅谷小故事,你知道吗?
张潇雨 01:19:03
对对对,而且跟我的微博跟的很紧。在哪些重大的事情上你和别人的看法不一样,最后证明你的观点是对的。我觉得我还很难想象出一个具体的点,但是我只能说我在人生可能所有的选择上,几乎都选择了比较难的那个大的路径,我觉得我有一个坚信的点,在这个问题上我可能有点精英主义,就是精英永远是少数,所以如果大部分人都干一件事,可能你就不应该去干一件事情了,这就是我做很多选择的逻辑。
张潇雨 01:19:53
至于我 hack 过哪些系统,这里的 hack 系统我要解释一下,它指的是比如说你设定了一套考试规则,或者一种游戏规则,但你不按这个规则玩,最后你还得利了。自己就觉得什么是对的,我就去做,然后结果就会自然而然到来。在由于我的想法跟很多人想法都不一样,所以在我觉得坚持对的事情的时候,别人就会觉得我在 hack 这个系统。那其实我的出发点不是这样的,比如说我一直在说我不想有粉丝,不想别人什么喜欢我崇拜我,我觉得没有意义。这在一般的规则面前,它是一个很奇怪的逻辑,但这可能某种程度上也为我赢得了一些受众,所以我不觉得我是在 hack 系统,我觉得我是在以自己觉得对的,信仰的东西出发去做事情,至于我有没有做在万事都不具备的事情上把事情做成,我觉得没有,我人生中没有这种开挂的经历,或者换个角度说,我都做了准备。
康堤 01:21:19
下是关于投行工作经历的,大概问的问题是说在投行的工作经历,以及从金融到创业的契机是什么?怎样制给自己制定职业规划。这两个问题是关于职业方面的。
张潇雨 01:21:37
职业方向问题我仍然不想特别具体的回答,因为我觉得我就不太屑于回答这种问题。对不起,我不是在质疑这个问题的合法性。但我可以说一个小例子,就是我为什么去辞职创业?其实辞职创业的一个很重要的逻辑在于,我觉得我还是遵从内心了。意思就是说我觉得我以前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有一个非常核心的目的,就是探索自我。后来自我探索到一定程度,发现最终极的探索方法,就是给自己置于一个非常艰难的境地,然后让自己直面自己非常多的问题和弱点。后来我想那还有什么是这样的?创业就是这样的。所以我觉得我创业的的动机并不是特别单纯,不是说想做一个伟大的企业,当然也想,但更多的是想在探索自我上走得更远。这个契机是什么契机?就是我觉得我所有的招都使过了,那还怎么探索自我呢?就这么探索吧。所以我觉得坚持自己一直以来信仰的一些东西还是很重要的。
康堤 01:22:42
下一个问题是,你经历过哪些事情让你改变了看问题的角度?你希望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怎么知道自己要成为这样的人?也是一个略大的问题。
张潇雨 01:22:58
经历了哪些事情让我改变了看问题的角度。我还是说一个点吧,就是永远去寻找我所谓的 contrarian view,就是说永远去寻找那些你觉得看起来跟大多数人想法不一样的观点。你不一定要信那个东西,但是你可以去学习,比如说我举个特别具体的例子,我听李如一老师的播客《一天世界》,虽然他更新越来越不勤了,但是他在很多维度上还是给了我很多启发的。比如他曾经讲过一期播客,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就是他说王菲在跨年演唱会的时候唱跑调这件事情并不重要,或者说并没有那么大问题,这个对我来讲是一个非常新鲜的观点,因为在我看来一个歌手掌握好自己的功课,演出的时候尽心尽力给大家提供好的表演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就是常识性的事情。为什么他居然敢说出这么一个颠覆常识性的观点?尤其是李如一老师对音乐还是很有研究的。听完那期节目以后,噢,我明白了他的观点,他的逻辑,他的角度是什么?他的思考那个层面在哪?所以他就给了我很多看待一个问题的新角度和新思路。
张潇雨 01:24:38
所以你说我经历过哪些事情让我改变了看问题角度,太多事情了,因为我永远在寻找看起来跟常人的理解非常不一样的东西,比如我 12 期讲过的 Ray Dalio,把一个公司管成那样,居然都能成功,或者说都能受到别人的认可,受到别人的尊重,为什么?我觉得一切看起来不合理的东西背后都隐藏了这个世界更深的逻辑,所以我觉得去努力去寻找这些东西就行了。至于我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包括学霸猫老师在捣乱,问我的梦想是什么,对吧?我觉得我自己现在到这个节点上,很难希望我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因为我不想给自己下一个定义,但我觉得就保持思考和努力生活,说到最后都是特别简单的东西。
康堤 01:25:33
下一个问题是,你觉得人生当中有哪些体验是真的不能错过的?这是他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如果要给来第一次来北京的人推荐一条夜跑路线,它在夜跑后面写的拼音是美食,它会是什么?比如会经过哪些点?
张潇雨 01:25:55
首先说哪些体验是不能错过的?我觉得我能想到的有很多,但是我又觉得其实没有什么一定是不能错过的。可能我觉得,能让自我消融的体验是不能错过的,就是你在某一个时刻或者那个状态里,你发现自我是不存在了的。比如说你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可以是具体一个 moment 也可以不是,但是你觉得你把自己献祭于一个事业中,这个词很大,把它做成或者把它推进一点点,你都非常非常开心,而不在乎自己能在过程中得到什么名和利,或者具体什么东西的时候,那种体验是非常非常好的。还有有的人会说是爱,终极爱可能是一种给予,就是你不求某种回报的给予,那个也是一样,你的自我在那一刻、在那个关系里消融了,你想的永远是这个关系本身或者对方。我觉得这种体验可能都是很好的体验。然后给第一次来北京的人推荐一天夜跑路线,我觉得可以从国贸开始,然后向西沿着长安街跑,这个应该是贵友大厦那个路,一路会经历过世贸天街,路过芳草地,然后工体,然后再往东跑一跑就能到三里屯,然后三里屯可以再往北跑到三里屯北小街那边,这是北京最有意思最繁华,然后沿路好吃的最多的一条路线。我曾经夏天的时候经常这么跑,最后跑到一家我很喜欢的这个炸薯条,还有吃肋排的地方停下,跑了一个月胖了 5 斤。
康堤 01:28:27
刚才他第一个问题让我想到我非常喜欢的一篇文章。你之前也应该分享过,就是李海鹏写的散文叫《秋水》,我觉得那篇文章完全描绘的就是人生当中你不能错过的一种体验,我可以念两段。
康堤 01:28:44
他说,「我并不担心谈及某些略带诗意的感概而被人嘲弄——既然你对这些细小的感触念兹在兹,你就一定有着不屑于讨好外在世界的秉性,是不是?只是它们太无足挂齿了,甚至在你自己的生活中也不占什么位置,于是你不会跟任何人说起。可是,它们与其他快乐完全不同,迥然不同于欲望的满足。当你做了任何事情并感到自己干得不赖的时候,你感到自己是主宰,自我肯定是个好玩家。你想的是『自我』。但在那些偶然闪现的自由感中,『我』 并不存在。它是王国维所言之『无我之境』。两者之间的差别,恰如你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后走出机场深吸第一口烟的时候也会向前飞那么一下之于鸟掠长空。」
康堤 01:29:40
我觉得这两段话很像刚才你说的那种自我消融,就是王国维之前说过的一个无我之境。然后我非常喜欢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很长。他提到的这个感觉大概就是你人生当中非常奇妙的体验,快乐在这种体验当中可能是一个非常低维的表现。可以把这篇文章也分享给大家。下一个问题是。
张潇雨 01:30:14
对于我自己觉得最痛苦的是什么? zii(?)对于我自己来讲,我最痛苦的事情有两个层面,一个理性层面,一个感性层面。我觉得理性层面我的痛苦来自于,我至今没有任何我觉得值得、拿得出手的作品,这是理性层面的痛苦,这导致了我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的作为,对吧?当然可能也不知道该不该追求这个。感性的痛苦,我觉得是分离,就是人生老病死要面临很多分离的苦,这个是我觉得让我觉得非常的痛苦的事情。
康堤 01:30:59
下一个问题有点类似,关于遗憾。
张潇雨 01:31:07
他说目前为止有没有称得上遗憾的事情?如果有,能不能讲一讲。一样的,遗憾就是我没有做出好的作品。另一个遗憾可能是我的猫,我养过一只猫,它跟了我 9 年时间,我不想谈具体,但是我觉得我跟猫的关系很像我在生活中其他很多人的关系,虽然我很爱他,我们关系也很好,但我觉得我可能,不够勇敢地跟他去做很多真正的相处,可能也是害怕分离,所以这个事我不想展开讲了,这是一个有点私人的东西。是有很多遗憾的事情了。
康堤 01:32:04
下一个问题是谁,什么事物会 Blow Your Mind(?),然后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候朋友能够互相点亮?
张潇雨 01:32:16
刚才说了,只要是看起来不合理的东西都能 blow my mind,什么时候能跟朋友互相点亮?原来我会觉得智识上的沟通就是,哇,你说一个个东西,我说一个东西,咱俩都特别聪明,交锋能够点亮我。我现在觉得这个仍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大家彼此陪伴,然后能 have fun,一起做点事情,一起 have fun together,我觉得就已经很好了,因为本身如果他是你的好朋友的话,我已经非常愿意跟他在一起了,否则也就不会成为朋友。
康堤 01:32:55
下一个问题是说,张老师受了什么刺激开始做现在的播客的?准确地说,分享这些思想为什么会令你感觉有价值?
张潇雨 01:33:14
后面几个都是回到播客的问题,我们可以一块来回答,作为一个终结。
康堤 01:33:24
张老师为什么用播客这个形式,和写文章有什么不一样?然后还有问说这档节目会做到什么时候?有没有设限?
张潇雨 01:33:40
我可以说一说做播客的逻辑。播客这个东西其实说的简单一点,它的传播性比较差,它不像一篇爆款文章,可以无数次的转发分享,然后 10 万加,对吧?很少有人说我给你转一播客听听,很少,它的传播性很差,内容的回溯也很费劲,因为你要听,你没有文字摆在你面前让你看。
张潇雨 01:34:09
但它有几个优点,第一个优点是它可以陪伴你。我们经常听播客的时候,并不是坐在那静静的听,而是干很多别的事情。我觉得这种平行时间的陪伴感很重要。另外我觉得就是他有声音,那比如关注我的人会对我有一个更立体的形象的概念,甚至是嘉宾,康堤老师,什么学霸猫老师何峰简里里等等等。
张潇雨 01:34:40
大家有一个认知是因为我们的声音一直在你的耳畔中回响,这个声音背后有很多人格、很多情绪、很多语气、很多态度的。所以这个过程中我觉得跟听众是一个更直接的沟通,因为很多时候不在于你说的具体内容,而是你怎么说的、怎么讲述的。我觉得这种感觉是蛮重要的,因为还是那句话,我并不觉得我有什么额外的聪明才智,然后讲得比谁好,或者是比什么历史上大哲学家怎么样,这些我都没有。但我觉得我至少愿意去说这些东西,我愿意比较真诚地去表达,我觉得这个东西长时间慢慢大家是能感受到的,所以这就是我觉得播客这个东西的逻辑。至于这个节目会做到什么时候,我觉得也还是那句话,看缘分。我觉得我不设限,我希望能一直做下去,但人生就是很难预测,有很多机缘。但只要我做,我会非常认真的去。
康堤 01:35:43
还有一位听众,他写了非常长的,有 5 个问题。
张潇雨 01:36:01
结尾之前我还是想说一句,首先谢谢大家提的各种问题,我觉得能做一次交流还是非常开心的。当然我有很多问题并不是答的那么完美,希望大家能见谅。另外就是也鼓励大家去,不论是在我这,还在其他的地方能去体会。第一,提问很重要,提问是非常有技巧性的一个特别值得学习的东西。第二就是,明白你的问题的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原因是什么?驱动力是什么?有的时候问题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为什么问出了这个问题,什么让你问出了这个问题,学会去破题而不是解题。我觉得如果你在这期节目里能获得这些知识,我就非常非常欣慰。
康堤 01:36:49
想到那个维特克维特跟斯坦那句话,人生问题的解决在于对问题的消除。
张潇雨 01:36:57
对,维老师真的是精神导师。好。最后 5 个小问题。有一个已经回答了,为什么采用音频这种方式。我刚才说了陪伴,然后说《得意忘形》从年初到现在仍然能保持周更的进度,是否有罐头节目作为储备?时间管理上面有没有什么分享的技巧和故事?首先就是没有任何储备,属于随时要开天窗的感觉。至于时间管理上就是我其实还挺忙的,但还是一句话,就是当你不把这个事情当成一个任务和特别需要对抗的事情的时候,你就会自然而然想录了,我现在努力把播客当成一种自我的小作品,放松的疗愈、跟朋友聚会等等这些东西。包括比如之前如果你们听我跟何峰聊天,我们真的是神侃,对吧?有的时候没有当成说我们要做出一期一定要多精彩的节目,这时候反而能效果很好。所以我觉得所谓的时间管理都是瞎扯,就是做你爱做的事情很重要。
张潇雨 01:38:12
第三个问题,他说我尤其喜欢张老师的单口节目,整体表达节奏很舒服,逻辑也很顺畅,并没有过多口语化的,比如这个语气助词。想问每期节目大纲会做到多细?后期剪辑多不多?感觉很多期节目都是 one take。听得非常细,我的提纲其实做得非常的细的,有的时候甚至达到了几乎逐字稿的感觉,但这种逐字稿我可以分享一个小技巧,有的时候是我一边走路一边录音,然后再把录音转成文字,用一些软件可以录成文字这么来生成的。最后我会再整理一遍再说。
张潇雨 01:38:54
我觉得做播客让我意识到一件事,就是所有的东西都是准备出来的,没有人能真正站在那侃侃而谈,或者是任何作品都是一样的,都是反复的打磨准备,而且准备得越细越好,那效果就越好,就特别简单。所以我的提纲列的还蛮细的。第四个问题,你和几位嘉宾平时私下聊天的讲话风格、遣词造句、语音语调和录播客的时候有没有明显不同?好像还真没有,就还比较自我。当然有时候会说一些更政治不正确的话,但是不会说私下就是另外一个人。我觉得本真比较重要,因为拿这个劲其实录不长久。最后,《得意忘形》对节目音质有刻意的追求吗?对录制设备和环境要求如何?我印象最深的是你在昆明室外和学霸猫录的那期节目,两个人在外面讲话,但是音质比想象的好得多,是怎么做到的?我觉得这个问题作为结束也蛮合适的。
张潇雨 01:40:02
我做播客的真正心得,真正心法其实特别简单,就是我在做这个播客之前就给自己设了一个目标,因为我是一个有点完美主义的人,所以希望有音乐片头,录音好一点,这个那个等等的一系列的。但是后来我知道一件事情,就是你真正想做到一个东西,坚持下去是最重要的,你很难保证一个作品在全方位是完美的,那你就要想明白这个作品,或者你做这件事本身你最在意的一个点或者两个点是什么。后来我告诉自己,最重要的,就是持续做下去,每周都发,每周保证发一期,甭管多烂,甭管讲什么话题,甭管这期录音设置好不好,甭管你请没请来嘉宾等等,都是更次要的。持续性坚持下去,保持输出,保持思考才是最重要的,为了这个我可以牺牲所有的东西,但是如果为了这个东西你还能做到其他的,是很好的,对吧?但是更重要的是,把这个事情坚持下去,就是你这个东西做得再好,再精美、再精致,你今天来一期,然后俩月又来一期,然后今天一下录五期其实是没有意义的,而是保持一种节奏持续性的做下去。我给自己定了一个 flag,我至少连做 50 期不断更。我希望能做到至少一年时间不断更,这才是最重要的。
张潇雨 01:41:34
那你说至于在昆明录还是在家里录还是在路上,在哪录,找谁录都不重要。我觉得对我来讲就是坚持,为这个可以牺牲别的东西,当你有这种信念的时候,你就觉得你就可以放自己很多马,你知道吧?比如这期我靠出点问题,或者这期录音音质不好,或者这期没有聊透,没关系,你坚持了,我觉得这就是最重要的。这种东西就建立在我觉得有一个认知,就是最终你只要坚持这么去做,有一天这个好作品自然就会来了。你肯定不是憋了 3 年大纲,突然写出一个鸿篇巨著,而是你 keep writing,一直写、一直做,一直弄,有一天有一个东西自然就来了。我觉得人生的本质就是这样,坚持,持续做,不问那么多结果,很多东西可能它自然来了。
康堤 01:42:30
然后补充一句,这的确是两个麦克各自采集的,但是今天我们录音出现了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有一个录音没采上。
张潇雨 01:42:42
很好,你看 20 期终于出了纰漏了。
康堤 01:42:45
没关系,我们目的就是不断更。
张潇雨 01:42:48
对,OK,好,谢谢大家。这期回答了很多问题,不一定能使所有人满意,但希望你明白,就更多的是和你沟通,以及可能传达一些我想传达的理念,谢谢你的收听,谢谢康堤老师来,我们下期再见。拜拜。
学霸猫 01:43:16
那么第三个问题,就是这个同学他问张潇雨老师有没有什么自己比较遗憾的问题。据我所知,张潇雨老师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他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没有任何的遗憾,这也是一个故事,对吧?如果你想要相信,我觉得还是可以相信。第二个就是张潇雨老师的遗憾可能有点太多了,他都不想讲,然后就让我们这种人生充满遗憾的人来讲一下,好吧。所以我想了一下,我觉得我的人生可能最大的遗憾就是高考没有考好。我讲的是真话,我高中成绩还挺好的,当时大家都觉得我一定能考上北京大学,但是我高考没有考好,所以我就只读了浙大,这算是我 18 岁的时候最大的一个遗憾,当时好像哭了一整个暑假,哭到上学,然后刚刚进浙大的时候就是那种万念俱灰、生不如死,觉得人生已经没有希望了,觉得我的人生就完全毁掉了,哈哈哈。所以我觉得你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因为我每次回忆起来,觉得这可能真的是一个遗憾,因为你 18 岁那个时候的世界观,你就觉得上北大一定是最好的,没有上北大就是人生的一个耻辱,真的。就如果我当时考上北大,我会觉得可能……诶,我不能去假设,对吧,人生是不能去假设的,但那可能又是一个很美好的一个梦想实现的一种感觉,一个人 18 岁的时候实现梦想的感觉。但是为了合理化我自己高考没考好这件事情,日子还是得继续,所以肯定还是得给自己讲一些能够激励自己的故事,能够让自己感受好一点的故事。其实这些故事也很简单,包括就说那事已至此,对吧,你只能读这,那你就好好读,这是我告诉自己的一个故事。
学霸猫 01:45:45
第二个故事其实是我最近几年开始告诉自己的一个故事,就是年轻的时候越早去经历很大的挫折,是非常非常好的事情。 18 岁有点像是经历了一个人生的转折点,就是你突然好像是我的中年危机在 18 岁就到来了,因为你发现你自己最想要的那个美好的蓝图一下子就没有了,所以人家是 quarterlife crisis 25 岁危机,我 18 岁就了有了一个超级人生危机,那可能是我人生当中的最大的挫折,但也是我最大的转换。有的人是 25 岁可能刚刚踏入职场,他面临了一个这个 1/4 的人生危机,有的人他是中年危机,有的人他是退休危机。我们人生其实可能永远都是充满危机的,那些危机可能就是一个遗憾,但是那个遗憾背后其实都是我觉得人去转化的一个点,这些遗憾我不能说好像是上帝最好的安排。我不太喜欢这句话。我一直告诉自己的故事就是说发生了你就从中去学习,比如说你为什么没考好,对吧?你可能学习方法后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个我肯定是承认的,一定是有你自己的问题,那么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就开始不断的去提高我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第二个其实我现在想起来,我还挺感激这个事的,因为他让我的人生完全转了一个轨道。因为以前我可能如果继续上北大,我肯定很精进,每天很努力读书很怎么样。本来我就是一个根正苗红的老干部青年,肯定会走上这样的一条道路。但是到了浙大之后,可能我就告诉自己,我说你看,上帝要你玩,你就好好的玩,对吧?反正在这我们不用太努力,成绩还是不错的。其实还挺好玩的,在这才学会了玩,才有了很多时间去玩。
学霸猫 01:47:53
所以,所有的遗憾都是你会发现事实并不像你预想的那个样子发生,但是真实发生的生命永远比你的预想更精彩。所以突然觉得好像现在喜欢的人如果跟我不能在一起,好像也没有什么遗憾了。好吧。最后怎么说到这么伤感呢?这个大概就是我的答案。谢谢大家。我也很高兴《得意忘形》的播客做到第 20 期了,我现在要把这个作业发给张老师,也祝张老师跟大家每天健康快乐开心,一起得意忘形,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