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 seoDescription | datePublished | cuid | slug | cover | tags |
---|---|---|---|---|---|---|
温柔地进入 2023 年 |
温柔地进入 2023 年,当个不操闲心的亲戚,允许自己有情绪,认真创作,让自己流动起来。 |
Mon Jan 30 2023 12:59:39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
clditihoj023caanvcgyv5876 |
20230130205900 |
5pe26ze06k6w5b2v, 5zgo5yik |
2023 年第 5 周。
aTimeLogger 记录时间分配如图示:
![](https://cdn.hashnode.com/res/hashnode/image/upload/v1675061643595/6e60165a-5d0d-4b4e-ba1f-a8d050977433.jpeg align="center")
过去一周基本每天都在串门走亲戚,逃避社交时,我发现了《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这本书,读得津津有味;周中回宜昌,给父母拜完年后,就慢慢进入工作状态,陆续听完了《得意忘形》第 63~65 期;1.13 日我的交易系统发出 $BTC 买入信号,但我又一次主观认为「涨太多」踏空,没等到回调入场的机会。
过年串门走亲戚触碰我 800 个雷区。
来都来了、还是孩子、大过年的、给个面子……中国式道德绑架,在「过年亲戚聚餐」这个场景齐聚一堂。传统礼仪下的不得不、人多呱噪、无意义的车轱辘话、哪壶不开提哪壶的好事者、劝酒、盘问、各种「为了你好」,以及明知我不想做,但是我没为什么不改变的无能狂怒交杂。厌恶至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很早就给自己定下规矩,当自己成为「亲戚」时,一不问小孩学业、二不催青年婚配、三不指点人生。不操闲心,不凑热闹,所以大多数时候我都无事可干。我知道大部分人是好心「热场」,这三件事最容易打开话匣,但我的观念一直是「没话讲可以不讲」,真的。
保持基本礼节,不参与吐槽,不被同化。
这本书是在微信读书上随机翻到的,豆瓣 9.0 高分,是一位女性心理治疗师的回忆录,有趣在书的风格和温度。作者不仅在书里记录了她问题迥异的来访者故事,也记录了她作为受访者在沙发上暴哭的求助历程。即使是治疗师,也有「被治疗」的需要。
![](https://cdn.hashnode.com/res/hashnode/image/upload/v1675061658628/8c2854fc-721f-4419-894d-7973c460fb34.png align="center")
书中金句频出,摘抄一堆,还有发人深省的提问。比如作者说到底要不要和来访者「共鸣」,要不要和来访者分享自己的故事,让自己也参与到来访者的经历去?大部分说法是不要,因为治疗师要保持中立,防止主观;一种说法是像匿名戒酒会一样彼此分享,让来访者感觉「被连接」,可能对治疗效果更好。因人而异,没有标准答案。
最大的感触是,「人不能教育,只能被启发」,就像书里写「我们常常不能意识到:有时真正难相处的,是我们自己。」是我们用消费、暴食,发怒等等方式浇筑自己的防御工事,是我们「不允许」自己被教育。
书还没读完,但已经提前加入豆瓣《精读100本书》书单。
张潇雨在微博里写:
克服绝大多数成瘾行为的一个最好的方式:温柔的戒断。只有这样才会既有效,又不会在过程中为未来积累更暴戾的反弹。
从过年假期氛围中脱离,重新进入工作环境,本身就是一种短期成瘾戒断。
我习惯给自己增加一些过渡,比如临近假期结束就开始做我工作时会做的事,看看新闻、书,补欠的日记和账单。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埋怨自己为什么不能立刻集中注意力投入工作,用温柔的戒断代替粗暴的呵斥。
就像哄孩子一样,孩子不吃饭、哭,你大声呵斥责怪都没用,只能服软安慰说,乖,就吃一口,就吃一口。
乖,我们就吃一口。
看过去年的娱乐时间后,决定克制刷 B站 和玩手机的时间。
于是给自己设定了 3 个微习惯:
-
全平台限制 bilibili 访问时长 ≤20 分钟
-
间歇性关闭朋友圈
-
不把手机带进厕所
目前效果不错,但是使用微信的时间没有明显减少,找机会试试不用微信。
![](https://cdn.hashnode.com/res/hashnode/image/upload/v1675061703106/50995528-ac96-40ce-9b25-69a0fc258f84.jpeg align="center")
多嘴聊一句「不把手机带进厕所」。一开始我是不带手机,带书,结果发现十几分钟很难看多少内容,连续性要求高,所以还是换成了看《人物》杂志。这次看《人物》我越来越松了,不像之前做专题,要求自己一定要看完所有文章,还得写读后感。现在就随意,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一本只看一篇都没关系,反而更能做下去。这也是微习惯和温柔戒断的好处,别让自己太「紧」。
周末细听了《得意忘形》第 63~65 期播客,又捋了一遍张老师的微博,更新了《张潇雨100问》部分细节,有些新的感受。
- 读文字稿和听播客是完全不同的体验
去年 11 月《得意忘形》刚更新,我就机转了文字稿,通过看文字稿快速过了一遍播客内容,但是周末原速「听」一遍之后,发现了很多忽略的细节,比如张老师的「人生底色」、「小时候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等等。我想,「如果对一件作品,你追求速度,那么作品会回你速度;如果你选择倾听,作品会告诉你全部。」
- 《以张潇雨为方法》公开半年了
最早是发在 84000 知识星球,然后张老师转发到微博,大家在评论区附带对我的感谢我都收到了。其中有一条评论写「不要僵化和盲从还是要形成属于自己的体系,就像整本册子的主题,把张潇雨作为方法。」这正是我学习、制作的初衷。整个过程中收获最大的不是别人,而是我。
- 被作品又认识一次
因为奔着「收藏品」做的文档,所以 PDF 里基本没留我的痕迹和任何广告,以至于被问过几次,「诶,你是不是就是做《张潇雨微博精选》的涂俊杰?」他们大部分是不同领域认识、已经加过微信的人,有一起写稿认识的作者、有做交易的交易员、有时间记录的爱好者。其中有一次被发现后,我说我送你一本打印版吧,朋友回,哈哈不用啦,我朋友已经送过我了。这种通过《张潇雨微博精选》又认识我一次,不同时空却彼此相连的惊喜感真好。
![](https://cdn.hashnode.com/res/hashnode/image/upload/v1675061745138/709e7587-f916-4464-b7d9-092679ab1dda.jpeg align="center")
在《得意忘形》第 64 期播客,张老师说:
我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我觉得人从小其实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或者自己被什么东西所吸引,以及自己应该干什么。很小很小就知道,只是我们需要花费半生时间重新找回来。
那么,我们就不必着急确定什么「人生主题」,只是随机漫步,走走停停。蜿蜒小溪汇聚一处,最终不管是池塘、湖泊,亦或大海,只要让自己流动起来。
温柔地进入 2023 年,当个不操闲心的亲戚,允许自己有情绪,认真创作,让自己流动起来。